第381章 五丈原郿縣之戰,高手過招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五丈原郿縣之戰,高手過招,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督,使者求見!”
“何方來使?”
“是叛軍首領孟達的使者,說您和孟達是故舊,特送來私信一封,以敘舊情。”
“不見,拖出營門外縊死!首級屍體吊到樹上示眾!”
“這……”
“沒聽見我說話嗎?”
“都督,兩軍交戰,素有不斬來使的說法……”
“你再廢話本督把你一併處死!”
“啊,下官這就去辦!”
隨後,賈逵聽見轅門外傳來喧鬧聲,多半是使者的尖叫。
又一會兒,喧鬧聲停止,軍士回來稟報說已經處死敵軍使者,屍體吊於營外老樹示眾。
賈逵滿意地點了點頭,叫人請來監軍楊阜和領軍將軍張合商議對策。
楊阜和張合進來,二人直到剛才都在忙軍務,看神態甚是疲憊。這也不怪,他們畢竟是從雒陽緊急趕來,疲憊是正常的。
但越是疲憊就越不能鬆懈,賈逵告訴楊阜和張合,敵將孟達素來知曉軍事,他們一定不能放鬆緊警惕。
張合表示已經安排好軍隊輪流值夜,即使敵軍夜襲也不用怕。
賈逵知道張合素來受馬超器重,能力肯定出色,於是放下心。
他又問楊阜,軍中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楊阜回答沒有,但提醒賈逵他們目前兵少,而敵軍兵力尚不明確,一定要慎重行事。
楊阜是監軍,同時也是馬超的岳父,他的意思恐怕暗含馬超的意思。
賈逵明白楊阜用意,表示自己會謹慎的,然後就請楊阜給各部兵馬去信,催促還未到來的軍隊儘快抵達戰場。
他又自己給雍州刺史鍾繇寫信,告知鍾繇大軍已經進駐郿縣,還正好撞上叛軍,希望鍾繇能夠調撥人力物力協助平叛。
忙完初步的事情,時間已經到了後半夜。
賈逵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就被叫醒,敵軍行動了!
賈逵頂著黑眼圈走出營帳,登上郿縣的城牆仰望五丈原的敵軍。
只見五丈原的臺地煙塵滾滾,敵軍似乎有大動作!
到天亮時分,一隊大約一千人左右的敵軍從五丈原下來,走到渭河邊,做出要渡河的打算。
監軍楊阜和領軍將軍張合來詢問賈逵該怎麼辦?
賈逵觀察一會兒後表示不用管敵軍,守好郿縣就行,敵人要渡河就讓他們渡好了。
楊阜和張合不解,認為應該趁機出兵半渡而擊。但賈逵拒絕了這個提議,嚴禁軍隊出擊。
楊阜和張合問為何,賈逵指著遠方的五丈原說:“五丈原地勢高聳,我們還沒有探清敵軍數量,而敵軍卻能清楚地看到咱們。荀攸多智,孟達狡黠,他們派一千人渡河,難道不是引誘我們主動出擊嗎?
而且我們連日行軍,將士們都很疲憊,我昨晚睡覺時都能聽見有士兵因腿腳抽筋而呻吟。這樣怎麼能作戰呢?
而且敵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頗為不易,該著急的是他們,我們只需要守好郿縣,保住城池。敵軍遷延日久,糧草耗盡,自會退兵。到時我們再乘勝追擊,一戰收復梁州都是有可能的!”
楊阜和張合被說服,於是各自下去整頓軍隊,處理軍務。
渭河邊。
孟達親率一千精銳抵達河邊,他見對岸駐紮在郿縣的敵軍沒有動靜,心中反而有些失望。
他對左右親信說:“賈梁道果然謹慎,這都不上鉤。”
原來事情果真如賈逵所預料,一切都是荀攸和孟達的計謀。
昨夜,荀攸和孟達得知賈逵處決信使後,就明白賈逵毫無勸降的可能。
二人商量了一夜,最終決定在今天清晨派小股精銳渡河,引誘郿縣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