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公孫度病重,劉備探視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章 公孫度病重,劉備探視,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告訴劉備,這位柳長史邀請劉備去襄平,肯定是為了抓他。
劉備懷著疑惑問為什麼?
諸葛亮反問劉備,公孫度為什麼讓他在昌黎駐軍。
劉備答:抵禦邊患。
諸葛亮又問,公孫度為什麼不選派親信將領戍邊,非要派劉備來。
劉備啞然,他當然知道答案,只是公孫度對他有恩,劉備不好明說恩人的壞話。
“呵呵呵~”諸葛亮笑著指出,因為公孫度忌憚劉備,所以派劉備遠駐昌黎。
諸葛亮繼續補充:“使君,昌黎在遼水以西,距襄平有二百里。就算為了備邊,公孫度完全可以在遼水邊擇一城池讓使君駐軍,何苦把您發派到二百里遠的地方呢了?”
劉備聞言嘆息:“軍師,這我又何嘗不知呢?”
諸葛亮說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去襄平了。
去襄平無異於自投羅網。
劉備有點為難,他告訴諸葛亮,公孫度在危難時收留他,如今公孫度病重,他要是不去,世人會說他忘恩負義。
“額,這……”諸葛亮沉默了,同時也很意外。
諸葛亮早聽說劉備仁義,沒曾想,劉備竟然仁義至此!
劉備見諸葛亮不說話,於是起身道:“軍師,不必多言。我劉備行於世,以義為重。為了義,就算明知有難也在所不惜!”
劉備的話令在場張飛、簡雍、糜竺等人信服。
諸葛亮雖然不完全認同,但很佩服劉備的這種精神。
因此,他開始極速思考,如何讓這件事善終,並最大化利用此事。
短短几秒,諸葛亮有了對策!
他對劉備說,襄平可以去,但不能只劉備一個人去。
劉備說自己會帶張飛和一百甲士去。
諸葛亮卻說不是這個意思。
“軍師何意啊?”劉備不解。
諸葛亮眼裡閃爍起智慧的光芒:“公孫度割據遼東已有二十年,威震諸夷,使君何不廣邀烏桓、鮮卑各部首領,共同前往探視?”
劉備說可以是可以,反正他和各部首領關係不錯,大家肯定願意賣他個面子……但是為何?
諸葛亮笑著解釋,他剛才已經在“昌黎對”中說過,劉備應該趁公孫度即將病逝之機,謀取遼東。
邀請周邊部落的首領們一起去探望病重的公孫度,可以為劉備造勢,同時也能削弱公孫氏的影響力。
公孫度在遼東數十年,打得烏桓、鮮卑、高句麗等族哭爹喊娘,遼東的異族就沒有不怕公孫度的。
但現在公孫度病重,諸葛亮建議劉備帶諸部首領們探視公孫度就是為了削弱烏桓、鮮卑等部的恐懼。
因為劉備治下的昌黎環境惡劣,兵寡民少,單靠劉備自己的力量很難擊敗公孫氏。所以必須召集諸夷一起對抗公孫氏。
“況且,若是諸部首領一起,公孫度之子公孫康和公孫恭為將來繼承父業考慮,肯定不敢為難諸部首領,否則將來各部落鬧起事,公孫氏要想平定需要花費許多功夫。”諸葛亮解釋道。
劉備大喜,開口稱讚諸葛亮的智謀。
但其實他不知道,諸葛亮還有後半句話沒說!
那就是如果公孫氏敢對諸部首領動手的話,反而正中諸葛亮下懷,也對劉備更有利。
因為一旦公孫氏動手殺了諸部首領,那麼劉備只要能夠逃出生天,之後就可以借勢號集諸部問罪於公孫氏,奪取遼東的計劃就穩了。
但諸葛亮沒有告訴劉備,而是告訴劉備和諸部首領去襄平時無需帶多少兵馬,只要一員虎將和幾名隨從就行。
劉備點頭同意,然後命令簡雍、糜竺、孫乾三位門客等雪停後去請烏桓、鮮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