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孫權討江夏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孫權討江夏,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州刺史!?”
吳縣郡府,孫氏眾臣驚呼。
張昭拿著詔書,縱使見慣大風大浪,張昭此刻和眾人一樣驚訝。
孫權在坐席上問眾臣有何看法。
張昭目光看向一旁,與張昭齊名並稱“二張”的張紘立在那裡。
孫權察覺,於是指名道姓問張紘:“東部,你覺得朝廷此舉何意啊?”
“東部”--孫權對張紘的尊稱。
孫權對江東群臣都以表字相稱,唯獨稱張昭為“張公”,稱張紘為“東部”。
張紘出列,一語道破玄機:“稟刺史,朝廷是想請我江東出兵攻擊劉景升後方江夏。”
張紘說完,孫權、張昭等人直覺撥雲見霧一般!
孫權瞳孔收放:“原來如此!多謝東部提點!”
張紘微微拱手。
孫權又問他是否應該出兵。
張紘思索片刻後說:“可以出兵。”
孫權嘴角微揚,身負孫氏血脈的人,怎能不對戰爭感興趣?
何況,這還是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後第一次有機會出兵!
孫權激動地說:“好,那本刺史這就點兵!來人,傳令周公瑾、太史子義,命他二人做好準備,攜柴桑、西安二營隨我親征!”
然而,孫權剛說完,張紘卻又反對道:
“不可!”
“啊?”
孫權愣住,張昭等人也愣住了。
張紘怎麼前言不搭後語,剛剛還說可以出兵,這會兒怎麼又不行了呢?
孫權急忙問:“東部,您何意啊!我到底應不應該出兵???”
張紘捋須大笑,孫權的樣貌遠遜色於孫策,可這性急的一面簡直如出一轍!
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張紘笑完,方才解釋。
原來,張紘的意思是出兵可以,但不應該動用太多孫氏自身的力量。
張紘建議孫權,不要調動周瑜、太史慈等部參戰,甚至孫氏在各郡的兵力能不動也不動。
孫權眉頭緊皺,反問張紘:“東部啊,不調兵我要怎麼攻打江夏?您就不要再賣關子啦!”
“呵呵呵,好,那我就直說了。”張紘捋須微笑。
孫權拱手:“請東部明言吧!”
張紘隨即道出心意,他提議,孫權應該趁此機會,多徵調三吳本地豪族參戰!
孫權問他,江東本地豪族能答應嗎?
張紘說,可以表舉徐琨、朱桓等三吳名門出身的人出任江夏、長沙等郡太守,以此作為籌碼,誘惑江東本地豪族合作!
孫權恍然大悟,欣喜道:“東部之智,不輸張良陳平啊!好,就這麼辦!”
當日,孫權放出訊息,表舉多人擔任荊州要職。
徐氏、朱氏等吳郡豪族都被孫權拋去的橄欖枝吸引,表示會響應孫權號召!
翻過年,吳、會稽、丹陽三郡源源不斷有豪強攜部曲匯聚於秣陵。
孫權親率三千水軍在秣陵等候他們。
到一月下旬,孫權集結起一支八千人的水軍!
八千減三千可知,其中五千人都是江東本地豪族派來響應孫權的部曲。
名正言順,出師有名。
這點即便是在現代都很重要,更不要說對古人。
為了獎勵這些前來響應的豪族,孫權表徐琨為江夏太守,讓徐琨領導先鋒水師三千,還將董襲、凌操兩位悍將派給徐琨,協助徐琨作戰。
二月初一,孫權在秣陵誓師,正式出兵攻打江夏黃祖!
孫權號稱有大軍兩萬,打出旗號--為國殄寇,為報家仇!
上百艘戰船從京口出發,浩浩蕩蕩開赴江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