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章 杜畿出使,師君張魯,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兆尹?”

天子詢問馬超,這個杜畿能否勝任。

馬超於是向天子介紹杜畿的履歷。

杜畿在靈帝時就擔任過郡丞,後來避居荊州,因老母逝世隻身返回京兆。

“看來這位京兆尹還是個孝子呀!”天子稱讚道。

馬超順勢說起杜畿回鄉途中遭遇的危機,以此向天子證明此人有機變之能事。

“沒錯,好叫陛下知道,杜伯侯長於應變,所以臣推薦他出使漢中。”

“哦?何以見得?”

“他在回鄉途中遭遇亂軍,同行之人都被殺死,獨他倖存。”

天子好奇地問:“為什麼別人都死了,唯他獨存?”

馬超答:“杜伯侯點明亂軍只求錢財,而後又證明自己身無分文,只有老母一口棺材。亂軍覺得他說的有理,又敬重他純孝,所以放過他。”

天子頷首,讚歎此人確實有應變之能,可以出使漢中。

馬超躬身拜謝天子信任,卻絲毫沒提杜畿曾輔佐過馬超的事。

天子則完全沒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杜畿的官職是京兆尹,而京兆尹的上頭是雍州刺史鍾繇。

京兆尹這麼重要的職位,鍾繇肯定會用他的人吧?

天子想通這點,甚至還在心裡誇馬超舉賢惟公!

在場另一人,荀攸,則是在朝廷平定關西后才入朝,對關西的人事調動了解得不夠深入細緻,所以也沒察覺出什麼不對勁。

至於當朝廷命令杜畿出使漢中的詔諭送到長安後,雍州刺史鍾繇巴不得把杜畿送走,換上自己的心腹,因此也沒有向朝廷提出異議,反而極力稱讚杜畿!

於是乎,天子下令,遷杜畿為光祿大夫,守侍中,受命出使漢中,遊說張魯歸附朝廷!

杜畿原來京兆尹的職位,則被鍾繇舉薦的華歆取代。

但因為華歆尚在江東,所以京兆尹暫時由鍾繇本人兼顧。

杜畿在長安收到朝廷調令,他並沒有立刻啟程,而是前往州府拜見鍾繇。

同時,杜畿還帶給鍾繇一封信。

一封來自馬超的親筆信!

州府茶舍,小吏為鍾繇和杜畿兩位大佬上茶。

鍾繇端起茶杯,一邊茗茶,一邊閱讀馬超的來信。

不久,鍾繇放下茶和信,笑著對杜畿說:

“馬孟起的意思我明白了,伯侯自己有什麼想法,不妨說說。”

杜畿恭敬地說:“鍾公知道的,畿此次出使漢中變數很多。漢中兵精糧足,張魯恐怕不會輕易投降。光靠口舌恐怕……”

杜畿看向鍾繇,意思讓鍾繇給點兵!

“呵呵~”鍾繇突然發笑,問杜畿,“伯侯,你還沒看過馬孟起的信吧?”

杜畿老實說:“嗯,在下不敢私拆驃騎給公的信。”

鍾繇滿意地點頭,然後把馬超的信遞給杜畿。

他說:“你的擔心,孟起都料到了。”

杜畿心下大定,好奇地接過信,看馬超在信裡跟鍾繇說了什麼。

原來,馬超和杜畿一樣,都在信裡請鍾繇派兵!

不過馬超的意思,是讓杜畿獨自前往漢中,讓鍾繇把兵馬陳列在邊境,一旦有變直接突入漢中!

杜畿看完頻頻點頭。

相比讓他帶少量兵馬入漢中,還是馬超的法子更穩妥。

鍾繇在旁說:“伯侯且放心去,吾會令安定太守郭援、北地太守楊秋領三千精兵屯駐五丈原,隨時可從褒斜道南下,突襲漢中治所南鄭!”

杜畿拱手言謝。

“如此,杜畿就放心了!多謝鍾公!”

鍾繇笑著說:“你我為國效命,何足言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