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轉移支付,誰來當冤大頭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章 轉移支付,誰來當冤大頭,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派董昭來雒陽,向朝廷借糧。
此事自然遭到百官誹議,不管是馬超還是楊彪,都諫言天子不要同意。
楊彪是站在關中士族的角度考慮此事。
身為當朝太尉,楊彪清楚朝廷現在拿不出多少糧食。朝廷若要支援曹操對抗袁紹,將來有什麼緊急情況,吐血的還是他們關中士族。
馬超則為討伐荊州考慮。
他已經想好,等今年秋收結束,就親領兵馬攻取荊州!
至於袁紹和曹操的勝負,曹操即便取勝,也不可能一舉吃下河北。歷史上,袁紹死後,曹操還是花了五年時間才全取幽冀二州。
所以,馬超不用急於插手袁曹之爭。
反正幷州緊挨著冀州,有需要的話,馬休、徐晃的軍隊旬日就能兵臨鄴城!
昨夜與龐統商談後,馬超已經打定主意,先下荊州,再視情況取巴蜀或插手河北!
荊州劉表政治玩得很溜,但打仗只能依靠蔡瑁這種庸人。
只要等到秋收結束,朝廷攢齊一波糧草,四路並進,定能輕易攻取荊州!
荊州國富民殷,文教昌盛,又是天下樞紐。朝廷拿下荊州,可以打通南北商路,將生意做到江東、交州去。
荊州還有許多水軍,對將來攻取巴蜀或江東都有裨益。
不過這都是為以後做鋪墊,最關鍵還是荊州的錢糧人口,可以充實朝廷的實力。
多虧劉表,荊州雖是四戰之地,但在這漢末亂世卻沒怎麼遭遇過戰亂,境內人口眾多,百姓生活安樂。
朝廷或許不用徵召荊州兵,但卻急需荊州的錢糧。
江水和漢水的粟稻,雲夢大澤的漁獲,荊山的銅鐵礦石,南郡的勁弩,都是一大筆資源!
以上還只是對朝廷的好處。
對馬超個人而言,收復荊州會讓馬超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到時天子必定會晉升馬超為大將軍、或大司馬,食邑說不定能擴大到萬戶。
而且,荊州的人才也是馬超渴望的。
劉表手下有很多沒有得到重用的人才,武將有黃忠、魏延、霍篤;文官更多,季漢早期班子基本都是荊州人。
如文聘、蒯良、蒯越等受重用的人,馬超也想納入麾下。
馬超手底下也有一大批人需要升官進爵,奪取荊州後多出的官位,正好用來獎賞那些忠於自己的人!
不過有個問題,朝廷之前將荊州刺史的職位授予了孫權。
馬超要想安插自己人,還得給孫權找個空缺。
馬超目前想的是授孫權徐州刺史,將來讓“孫徐州”跟“曹兗州”王八瞪綠豆。
至於空出來的荊州刺史,馬超有兩個人選,一是漢中太守王凌,二是岳父楊阜,三是二弟馬休!
王凌的有王昶、王機兄弟輔佐,軍政都能兼顧。馬超信任王凌,也相信王凌對自己的忠誠,因此可以讓王凌出任荊州。
本來馬超是想讓王凌鎮益州的,但眼下計劃有變。
至於楊阜和馬休,二人能力不及王凌,勝在忠誠!
如果王凌無法出任荊州,馬超就會在楊阜和馬休二人中挑選一位。
馬超的想法很美好。
但當務之急,是朝廷應不應該支援曹操糧草。
對此,馬超和楊阜震驚地一起向天子諫言,不要管曹操和袁紹的勝負。
天子對董昭露出勸退的笑容。
董昭見狀,直接跪地叩首!
董昭哭訴道:“陛下!兗州牧乃大漢忠良,督兗豫、青徐之兵為朝廷抵抗袁賊。中原疲乏,今年又有旱情、蝗災,即使秋收,軍中糧草也只能再支撐半年。”
“若中原之兵因缺糧戰敗,袁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