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誰來接替涼州?,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問韋端是不是在馬超之前擔任過涼州刺史。

韋端回答是。

天子又問其子韋康如何,韋端如實回答,既不過度褒獎,也不可以謙虛。

但天子沒有立刻同意,他順勢把話題抹了過去。

“哈哈,此事先放下,咱們先入宮吧!”

荀攸鬆了口氣,還好他及時提醒,天子才沒有失誤。

否則真讓馬超推舉接任涼州的人選,朝廷冒險召馬超入京任司隸校尉又有何用?

天子沒有當場同意,馬超也不生氣。

馬超任職涼州雖只有短短三四年時間,但用樹大根深來形容他在涼州的影響力毫不為過。

就算朝廷用其他人,要想擺脫馬超的影響力控制涼州還是很困難。

而馬超也不會幹瞪眼看著朝廷往涼州派人。

入宮後,馬超以司隸校尉的職權,向朝廷推舉了一大批涼州、幷州的人才!

涼州那邊,馬超向朝廷推舉了自己的岳父楊阜、名士尹奉、隴西主簿薛夏、酒泉太守賈洪等一批人才。

幷州方面,馬超又舉薦王凌、溫恢、郭淮、令狐浚、常林、裴徽、賈逵、司馬芝等人。

馬超推舉這些人,目的是在朝中培植黨羽。

在京師任職和在地方當諸侯完全不同。諸侯在地方是土皇帝,京官可沒有這個權利。

要想站得穩,組建政治集團是必須的。

對於馬超舉薦的人才,朝廷沒有全部接收。

只有楊阜、尹奉、常林、司馬芝等少數人被朝廷召來京師。

這幾人無一例外,都是早就享有名聲的人。

楊阜、尹奉貴為“涼州三傑”,常林是河內名士,司馬芝位列“司馬八達”。

只有這些人才有資格入朝為官。

其他人雖然沒有被朝廷選中,但馬超依舊有安排他們的手段。

馬超現在是司隸校尉,下面管著河內、弘農、河南三郡,數十縣。

這些地方都可以安插人手!

而且馬超被提拔為驃騎將軍後,天子授予他開府建牙的權力,將軍幕府裡可以安排許多幕僚。

於是乎,馬超直接從涼州召來閻溫、楊謨、薛夏、龐淯四人,讓他們在河南尹擔任縣令。

另外,幷州的郭淮、令狐浚、裴徽也被授予縣令之位。

如此便只剩下王凌、溫恢、司馬孚、高柔四人沒有安排。

對司馬孚,馬超決定把他留在幕府擔任幕僚。

溫恢和高柔則分別被授予治中、廷尉正的官職。

而王凌,鑑於王凌在幷州大戰時的出色表現,和太原王氏對馬超的鼎力支援,馬超決定授予他重任!

馬超再次向朝廷舉薦王凌,表他為河南尹!

然而此事卻出了意外。

楊安殿上,太尉楊彪出面,駁斥了馬超的表舉。

楊彪的意圖自然是為了削弱馬超。

他駁斥馬超表舉王凌的理由,則與王凌的家族有關。

“陛下,王凌出身太原祁縣王氏,乃是前任司徒王允的外甥!王允對國家有罪,河南尹這般重要的官職選用罪人之後,恐再壞朝廷大事!”

楊彪聲正詞嚴。

天子聽說王凌是王允的外甥,不禁對馬超面露難色:“孟起,王允對國家有罪,河南尹的人選再議吧!”

馬超心有不甘,只能先安排王凌在幕府任職。

而河南尹的人選,則與涼州刺史一道,再次被拿到朝堂上商議。

朝會時,楊彪、荀攸等人向天子推舉了好幾個出任涼州刺史和河南尹的人選。

其中鍾繇、段煨、裴茂等人都被提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