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針鋒相對,安民三策,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大朝。

楊安殿內出現四位新身影。

將作大匠楊阜,太子少傅尹奉,太宰令常林,謁者僕射司馬芝。

馬超舉薦的四位官員分屬不同部門,但他們都將是馬超在朝堂上的助力。

除此之外,馬超的政治盟友還有太傅董承、光祿勳韋端。

但是,他的政敵——楊彪和趙溫的影響力要更勝一籌。楊彪四世三公,趙溫總領尚書檯,一個是名望最大的三公,一個是實權最大的尚書令。

馬超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張,少不了費口水。

天子詢問百官有何事上奏。

馬超當即出列,再次向天子呈遞奏表,請求天子下詔,遷徙河東、河內二郡百姓入雒陽定居!

天子讓百官議一議。

太尉楊彪第一個出來反駁,理由和一個月前一樣——勞民傷財!

楊彪說完,太尉下轄的太常卿郗慮、衛尉卿桓典等都站出來支援楊彪。

尚書令趙溫也進言道:“陛下,春耕已去,秋收在即。此時若按司隸校尉的方略,遷二郡百姓入雒,恐會激起民變啊!”

趙溫發話,尚書檯的一幫子議郎、僕射都站出來。

御座上,天子放眼望去,竟有數十人反對馬超!

天子本人都覺得壓力山大,更遑論遭到政治圍攻的馬超。

一個月前,馬超就有過同樣的遭遇。

那一次,馬超選擇退讓。

而這回,馬超不準備再讓了!

否則朝廷大好局面真要被這幫子清談之士毀掉!

馬超手持笏板,挺胸抬頭道:“太尉、尚書令,你們可知我為何要遷徙百姓入京師?”

趙溫說:“在下知道司隸校尉是想充實戶口,但生民繁衍需合乎天道,豈有強遷百姓的道理?”

馬超眼見趙溫把天道都搬出來了,露出不屑的笑容:

“天道?尚書令豈不知,天之道,去有餘而補不足。”

“今河內、河東戶口皆有百萬之數,安邑的行人走在大街上肩貼著肩,後背貼著後背,幾無立錐之地!”

“反觀雒陽,京師都城,口不過萬,官員又佔七八,朝廷以千餘百姓供養數千官員,這豈是合乎天道的?”

馬超說完,向趙溫拱手。

剛才一通話,馬超將趙溫的論點完全摧毀!

就連御座上的天子,藏在袖口的雙手都不禁要為馬超鼓掌!

但是,趙溫還有話要說:

“司隸校尉高才,在下佩服。但是,秋收在即,百姓能願意嗎?”

馬超對他說:

“尚書令之前說過,秋收在即。既然如此,朝廷先定下方略,秋收後再施行便可!”

趙溫繼續反駁:

“遷徙百姓,必會傷民!傷民,則民心盡失!司隸校尉歷經百戰方才為朝廷收復河左,您難道又要親手毀掉它?!”

馬超回答:

“有國放能有家,河內與冀州接壤,袁紹大軍如果打過來,河內百姓豈有安生之日邪?”

“國亂歲凶,雒陽戶口凋敝,朝廷每次發兵都需從雍、涼徵調,耗費錢糧不說,若延誤戰機,諸公難道又要讓陛下西遷嗎?!”

兩條理由,讓趙溫找不到反駁的點。

不過,趙溫的狗仔還是強行從馬超的話縫裡找到漏洞。

尚書檯的議郎趙彥駁斥馬超:

“既然如此,也只需遷河內之民南渡,司隸校尉又何苦讓朝廷攪擾河東呢?”

馬超笑道:“吾徵河東時,曾聞河東豪家如衛氏、賈氏等趁天下大亂,藏匿關西、關東戶口,其門下僮客、隱戶成千上萬。衛、賈一聲號令,響應者何止萬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