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0章 封賞功臣,入襄陽城!,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廿五,襄陽城開,王凌大軍開進襄陽。

這一回,王凌沒有縱軍搶掠,而是嚴令士卒不得擾民。

之後,在蔡瑁和蒯越的配合下,王凌順利接管襄陽,然後派人到江北請示馬超。

馬超收到好訊息,欣喜若狂!這場南下攻取荊州的戰事,終於渡過了最難的一關。

襄陽是荊州治所,荊州人心之所在,佔領襄陽的意義不言而喻。

但馬超沒有急著過河,而是回信王凌,讓王凌和蔡瑁明日一起渡河來江北覲見。

馬超此舉讓在座的謀士將領們留心。

龐統笑著試探:“在下常聽我主提起王彥雲,早就想見一面了。”

馬超說:“吾上次與王凌相見還是去年。”說罷,視線掃過眾人。

眾人低下頭,明白馬超召見王凌是要確保其忠誠。

翌日,王凌親自和蔡瑁過江。

馬超聽說王凌來了,也親自來到江邊迎接。

岸邊,分離一年多的君臣二人再次相見。

王凌穿著常服,並沒有穿盔甲。一見到馬超,王凌雙膝跪地,彎腰叩拜:“臣拜見明公!”

馬超扶起王凌,知道對方對自己的忠誠絲毫不減當年,否則不會如此恭敬。

於是,馬超誇讚道:“朝廷收復荊襄,你功不可沒!”

王凌謙虛地說:“都是明公指揮英明,臣不過依計行事。”

“嗯——很好。”

馬超點頭,扭頭對孟建說:“公威,替我草擬奏疏,請天子冊封王彥云為關內侯,賜絹千匹。再表其弟王昶為長沙太守!”

孟建應和,王凌卻開口為族弟王昶推脫。

王凌拒絕馬超表舉的王昶出任長沙太守的提議,表示自己想把王昶留在身邊,協助處理政務。

馬超對王凌的識趣很滿意,遂不再強求。

之後,馬超看向蔡瑁。

蔡瑁已經決定投降朝廷,不再敢如昔日那般輕視馬超。他雖然才能平庸,但誰能得罪,蔡瑁還是分得清的。

蔡瑁低下頭,拱手向馬超彙報:“啟稟君侯,襄陽城中武裝悉已解除,蒯異度正在組織疏散逃入城中的百姓。”

馬超問他:“何時可以入城?”

蔡瑁掂量一下,低著頭,態度謙遜地回答:“穩妥起見,君侯最好明日再入城。”

馬超採納了蔡瑁的提議,說:“既然如此,你今日不必回去,今夜留在樊城,明日陪我一同渡江。”

顯然,馬超對蔡瑁還是有防範之心的。

他之所以召蔡瑁和王凌一起來江北,其實是為了防止襄陽城發生變故。萬一呢?萬一蔡瑁假意投降,實則另有謀劃,那將會很可怕。

馬超有意提防,但蔡瑁實際沒那麼多想法。

在蔡瑁心中,他實際是用自己的名聲,為襄陽蔡氏換取入朝發展的機會。畢竟劉表待他不薄,如果不是為了讓家族勢力更上一層樓,蔡瑁寧願死也不會背叛劉表。當然,馬超擊敗蔡瑁,殲滅荊州主力軍同樣會影響蔡瑁的判斷。

當晚,王凌坐船返回襄陽,奉命收拾戰後的事宜,為馬超順利進入襄陽做鋪墊。

馬超則在樊城寫起文書。

若要問是什麼文書?那自然是封賞荊襄士族的奏疏。

馬超留下蔡瑁的決定發揮作用,在蔡瑁的協助下,馬超讓孟建和龐統起草了封賞奏疏,將荊州有重要影響力計程車人全都給予官職。

如蒯越、劉先兩位地位僅次於蔡瑁的荊州士人,馬超決定表舉蒯越為太子中庶子,表舉劉先為諫議大夫。這都是朝中相對重要的官職,以示馬超對荊襄士人的厚待。

有蔡瑁牽線,馬超相信本地士族們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