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5章 蔡瑁重拾信心,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瑁入城。

蔡瑁見到樊城守將後,立馬問對方襄陽的情況。

守將告訴蔡瑁,襄陽被圍已有五日,敵軍人數上萬,但還沒有攻城。

蔡瑁問:“樊城內還有多少兵馬?”

守將答,僅二百人!

蔡瑁急了,說樊城明明有千人駐守,怎麼就剩二百了呢?!

守將趕緊解釋,原來是別駕劉先將樊城的軍隊調回襄陽守城。樊城和襄陽之間隔著漢江,有鐵索橋相連,樊城守軍三天前就走鐵索橋進入襄陽了。

蔡瑁扶額,頭暈脹痛。

他隻身逃到樊城,手邊無兵可用,只能寄希望後續有敗兵逃回。

蔡瑁於是吩咐守將:“你!派人去城北郊野,收攏我的兵馬。”

守將抱拳稱諾,出門辦差。

剛要走,這守將好像忽然明白過來。

他扭過頭,驚恐地問蔡瑁:“蔡軍師,我軍……敗了?”

蔡瑁瞪了他一眼,呵斥:“閉上你的狗嘴,敢亂我軍心的話,我必拿你是問!”

“諾!”

守將出門,嚥了口唾沫,心想荊州怕是完啦!襄陽被敵軍包圍,蔡軍師又在新野吃了敗仗,隻身一人逃回樊城。

“究竟是怎樣的慘敗,蔡軍師才會一個人逃回樊城?”他不敢想。

當晚,敗兵陸續逃回樊城。

清晨,蔡瑁在城內校場集結士兵,清點人數。

清點過後,方知三萬大軍僅剩不到兩千,十不存一!

蔡瑁不甘心,在點將臺上喝問逃回來的將士,其餘敗兵都跑去哪裡?

臺下的荊州兵們說,有親眼看見大批友軍投降漢軍的;也有說漢軍在大肆捕殺荊州兵,荊州兵死傷過萬的;還有說看見許多人跳入淯水,遊過河向東逃竄的。

將士們眾說紛紜,軍心低迷,肉眼可見。

蔡瑁叫將校們把自己的兵帶回去,又命人開啟樊城武庫,給逃回來計程車兵們補齊兵甲。但荊州兵們士氣滑落得厲害,是否能作戰還是未知數。

好訊息是,襄陽那邊來人了。

蒯祺,即蒯越的侄兒,給蔡瑁帶來劉先和蒯越的書信。

二人已經獲知蔡瑁兵敗的事情,在書信裡表示震驚和遺憾。

但他們還有更糟糕的訊息告訴蔡瑁——那就是劉表不在襄陽城,估計南狩江陵了……

蔡瑁看到這裡,腦海終於閃現靈光。

他驚喜地問蒯祺:“我主劉景升不在城內?”

蒯祺詫異點頭:“是。”

蔡瑁反倒鬆了口氣,說:“呼——我主南狩,此事再好不過。江夏黃祖有水師過萬,我主去江陵,正好可以調兵!”

蒯祺聞言,高興地說:“若真如軍師所言,荊州有救啊!”

蔡瑁的拳頭捶在桌上,彷彿在給自己打氣。

他繼續看信,劉先和蒯越在信裡告訴蔡瑁,襄陽只有守軍一千五百人,圍城的敵軍過萬,恐怕難以久守,希望貴為軍師的蔡瑁拿主意。

蔡瑁看著信裡襄陽的守軍數量,不禁皺眉:“怎麼回事,蒯異度在搞什麼鬼?我蔡蒯兩大族皆在城內,怎得只有一千五百人守城?”

蔡瑁把信紙揉成團,黑著臉問蒯祺:“蒯祺,回去告訴你家大人,荊州雖然危在旦夕,但我蔡瑁尚在,我主鎮南將軍劉景升公也在,怎麼可以有所保留而不盡忠呢?”

說罷,蔡瑁拿起毛筆蘸了墨水,卻沒有紙或帛。

蒯祺見狀,撕下一截內衣鋪在案几上。

蔡瑁欣慰點頭,筆走龍蛇,給襄陽幾家大族寫去親筆信。

蔡瑁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在信中鼓動蔡氏、蒯氏等大族徵召部曲,保衛襄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