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蔡瑁:請劉琦公子為父分憂,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襄陽,荊州州府。

新野前線的求援信一日三封,送達襄陽。

劉表聽說訊息,當即召集謀士,商議如何應對。

距離宛城之戰才過去兩年,劉表卻彷彿老了十歲。曾經黑白交雜的頭髮徹底灰白,臉上的老年斑又多了幾塊,一雙老眼越來越渾濁……老態龍鍾,正好可以形容如今的劉表。

劉表在侍女的攙扶中坐上席位。

他把整個身體倚靠在扶手,彷彿衰老的脊椎不能支撐他高瘦的身軀。

劉表沉聲道:“馬超興兵來犯,號五萬之眾。文仲業難以抵擋,你們說說吧,該怎麼辦?”

臺下議論紛紛。

荊州別駕劉先起身說:“啟稟明公,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增兵馳援前線。敵人雖然有五萬之眾,但我荊州帶甲數萬,足以抵擋。”

劉先說完,劉表和謀士們都點點頭。

大堂內緊張的氛圍稍微緩解。

劉表開口問:“蔡軍師回來沒有?”

劉先答:“去年荊南有張氏餘孽作亂,蔡軍師尚在江陵坐鎮平叛。”

劉先的回答令人有些意外,劉表竟然不知道蔡瑁領兵南下平叛了。可見劉表這兩年是真的遲暮了,連兵事都不怎麼上心。

但話又說回來,荊州名義上歸劉表所有,但實際由蔡、蒯、黃、龐四大家族協助劉表治理。就算劉表選擇當甩手掌櫃,荊州肯定也不會亂。這便是世家的能耐!

劉表吩咐:“傳孤令,調蔡瑁回來,命他援救新野。”

“諾。”

劉表這兩年雖然不怎麼管事,但他的話還是管用的。

軍令被火速送到江陵,蔡瑁得知訊息,當即率領江陵大軍返回。至於荊南的叛亂,眼下已經基本平定,無傷大雅。

蔡瑁在江陵有兩萬兵馬,大軍水陸並進,僅用三天時間就抵達襄陽。

蔡瑁到襄陽後,沒有急著趕去新野,而是先入城拜見劉表。

誰知進了城才知道,劉表在蔡夫人的陪同下往峴山遊獵去了……

蔡瑁有些無語,但並無不滿。

劉表放權,對蔡瑁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只是大敵當前,劉表還有閒心出遊,蔡瑁真不知自家主公是心大,還是心大。

劉表不在,蔡瑁只能找劉先、蒯越商議。

蔡瑁問他們前線戰況如何,蒯越說:“朝廷五萬大軍圍城,文仲業還在堅守。但新野城小兵少,軍師最好快點前往支援。”

蔡瑁點頭,說自己等會兒就發兵。

蒯越見他不急著走,猜到他還有問題要問,遂主動說:“大公子在城內,二公子隨我主出遊了。”

原來,蔡瑁是想了解劉表兩個兒子的下落。

蔡瑁聽說劉琦留在城內,眉頭一沉,說:“百善孝為先。今大敵當前,公子們必須有一人為我主分憂才是。”

蒯越、劉先心領神會。

蒯越說:“二公子已經走遠,不方便。大公子在城內,正好可以隨軍師一同出戰。”

劉先笑著說:“我主福運高至,有孝子分憂,真乃我主之幸,荊州之幸啊!”

蔡瑁嘴角上揚,狡黠地說:“某這就去請大公子~~~”

隨後,蔡瑁前往劉琦住所,請劉琦隨軍出征。

劉琦不想去,但實在沒有理由拒絕,只能披掛上馬,黑著臉和蔡瑁出征。

襄陽街頭,蔡瑁對劉琦說:

“宛城之戰,大公子躍馬揚鞭,彰顯武功。某觀大公子有衛、霍之才,欲請大公子領四百精銳,突馳於前,還望大公子不要拒絕呀。”

劉琦無奈,就像刀俎上的魚肉,任由蔡瑁宰割。

劉琦先回頭仔細打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