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樊城大屠殺,蒯越堅守襄陽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8章 樊城大屠殺,蒯越堅守襄陽,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樊城淪陷,軍師蔡瑁及大將文聘、大公子劉琦被生擒的訊息在襄陽城中傳開。恐懼像瘟疫一樣傳播,事情很快傳到蒯越耳中。
如今,襄陽城內主事的人,已經從別駕劉先轉變為從事蒯越。
這很正常,因為蒯氏在襄陽的影響力非常大,僅次於蔡氏。
蒯越聽說樊城淪陷後,親自登上北面城牆隔江眺望,果然看見樊城城頭插著馬超和漢軍的軍旗。但蒯越沒有慌,因為江對岸的敵軍沒有船隻渡河,而襄陽城外的敵軍昨天也未能攻破城池。
身為荊襄智囊,蒯越迅速做出反應。
他在城中召集豪族代表和百姓中有名望的老人,告訴他們北面的敵軍沒有船隻渡河,而城外的敵軍也無法攻破襄陽城,只要等到劉表和黃祖率領江夏水師趕到,襄陽一定會倖免於難。
蒯越的名望之高,足以按壓住襄陽躁動的人心。
當天,城外的王凌再次發兵攻城,蒯越又率領蒯氏子弟親自登上城牆禦敵,再次擊退敵軍,守住襄陽城。
經過一番血戰,江北潰兵逃回襄陽的負面影響方才消除。
然而這之中的兇險,只有主事者蒯越清楚。
到第三日,手下來彙報,說樊城敵軍正在採集大木在江邊造船,看樣子是要準備渡河。
蒯越得知後很鎮定,他告訴眾人,朝廷軍人數眾多,想要透過臨時造船的方式渡過漢江,至少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不必擔心。
“爾等且放心,州牧不日就將率江夏之兵回援!”
蒯越再次向眾人強調,以求穩定軍心人心。
然而直到三天後,劉表的江夏水師依舊沒有到來,而城外敵軍的攻勢也越發兇猛。
王凌在圍城的第十日,發動了最大規模的攻勢。
不僅是郭淮、王平所部,就連馬岱的部隊也參與了攻城,王凌本人更是擂鼓進軍,希望以此助長士氣,一戰攻破襄陽城。
雙方從清晨一直廝殺到夜晚,皆損失慘重。
郭淮的兩千老兵經過連日作戰,竟然損失過半。
而王平督領的板楯營精兵,同樣損失了三百餘人!
馬岱這邊一日下來也損失了二百人。
襄陽不愧是劉表苦心經營的重鎮,其城防之堅固,地勢之險要,即使是王凌、郭淮這樣的名將,也不能迅速攻克。
當然,城中坐鎮的蒯越在保衛襄陽這件事上更是居功至偉。
襄陽城的苦戰,終究還是傳到江北的馬超耳中。
王凌派人用漁船渡江,送來信件,希望馬超能夠率軍渡河幫助他攻陷襄陽。
馬超得知訊息後,再次召開軍事會議,詢問對策。
龐統、孟建、張合、郭援等人都參加。
經過一番商討,主要是龐統和孟建提議,希望馬超能夠再試一次招降,看能不能招降蔡瑁!
龐統分析道:“我主,劉景升坐擁荊州十餘年,實際掌控荊州的仍是蔡、蒯、黃…龐幾家大族。”
說到龐氏時,龐統笑著頓了一下,但馬超沒有在意。
龐統於是繼續說:“蔡氏乃襄陽第一大族,如果我主能招降蔡瑁,襄陽旦夕可下。”
馬超當然知道,只是究竟該怎麼說動蔡瑁,實在叫人頭疼。
劉表沒死,蔡瑁的嘴簡直比城牆還硬!
要是可以,馬超甚至想飛到劉表身邊把劉表刀了,然後蔡瑁絕對會二話不說直接投降。
只是……
“明公,蔡瑁之所以不降,不過是想保全他蔡氏,明公何不以朝廷名義賜他以高官厚祿呢?”
孟建的話,瞬間點醒馬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