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章 荀彧設伏,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冀州,黃河黎陽渡口。

審配號令三軍渡河,搶灘登陸。

對岸白馬津渡口,豫州刺史夏侯惇嚴陣以待。

曹操命夏侯惇鎮白馬,轄制韓浩、史渙、何儀、何曼等將,及豫州一萬兵馬。

夏侯惇的豫州軍,大多收編自汝南黃巾。

這一世和原本的歷史不同。

原有的歷史線裡,官渡大戰打響於建安五年,現在則是建安七年。

歷史上的官渡之戰,袁紹命劉備前往汝南,勾連當地黃巾軍反抗曹操。汝南黃巾跟曹操是敵對關係,也給曹操造成了不少麻煩。直到官渡之戰結束,曹操親自領兵討伐劉備,汝南黃巾才消失在歷史舞臺。

但這一世,袁曹大戰遲了兩年。

這兩年裡,曹操對中原四州的經營更加深化。汝南黃巾在前兩年就被曹操打擊、招安,最後歸屬豫州刺史夏侯惇節制。

夏侯惇手下的何儀、何曼二將,都是投降的汝南黃巾將領。

既然是黃巾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同樣是黃巾出身的青州兵,跟了曹操那麼多年,從最初的炮灰,到現在連炮灰都不太夠資格。

青州兵除了于禁統領的那幾千人,剩下上萬人都被曹操編為“下軍”。

下軍,顧名思義,不是上軍,不是中軍。

通俗講,就是垃圾部隊。

平常搞點扎營、樵採、造飯的苦力活,打仗就充當氣氛組。至於上陣殺敵,曹老闆為自己的小命考慮,儘量不讓青州兵上場。

而汝南黃巾,跟青州兵也差不了多少!

夏侯惇的統兵之才很一般,純靠曹操青睞,名聲大,實際能力只是中人。

所以,汝南黃巾在夏侯惇手中翻不出花樣。

可他們面對的,卻是冀州軍的精銳--黎陽軍!

黎陽大營向來就是袁紹的軍事重鎮,黎陽大營的統帥都是袁紹心腹,營中士卒更是精銳!

審配令八百黎陽精銳渡河搶灘。

負責鎮守灘頭的一千汝南黃巾僅堅持一個上午,就被黎陽軍搶奪陣地。

之後,審配全軍順利過河,到南岸與夏侯惇對峙。

夏侯惇守營不出,坐等審配進攻。

汝南黃巾雖然搶灘戰打不過黎陽軍,可倚靠白馬津大營的木牆,倒是能與黎陽軍僵持。

審配連日進攻,夏侯惇率領麾下將士死守。

仗打了五天,審配始終不能攻克白馬。

但審配不著急,因為除開他這一路兵馬,侵入兗州的袁軍還有高幹!

延津。

高幹親率兩萬五千大軍悄悄越過黃河,期間無人阻攔。

高幹原本就在河內郡的射犬戍與徐晃對峙,射犬離延津非常近,一日就能抵達。

他接到袁紹命令,第一時間分兵延津,只留五千兵馬在射犬,維持與徐晃對峙的假象。

至此,高幹不與徐晃交戰的原因明瞭。

他是在為進攻兗州留力!

袁紹給高幹三萬兵馬,令其進兵河內。實則是想讓高幹在關鍵時刻偷渡黃河,從側面殺入兗州腹地!

渡過延津,高幹的選擇會變得多樣化。

他可以繞道官渡,切斷夏侯惇的退路,配合審配前後夾擊!

但他也可以直接殺向陳留,威脅曹操的大本營!

如果高幹成功,他就是擊敗曹操的絕對功臣。而袁紹已經給過高幹承諾,會讓高幹提領兗州!

屆時,袁紹的大兒子袁譚掌管青、徐。二兒子袁熙鎮守幽州。三兒子袁尚繼承冀州。侄兒高幹統轄兗州。袁紹都規劃好了。

孫子說,未慮勝,先慮敗。

袁紹反其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