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皇宮夜議,驃騎大將軍!,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安殿。

天子劉協坐在席位,對面,是議郎兼天子侍講——趙彥。

時間已至深夜,趙彥還在為天子講學。

二人讀的是《春秋公羊解詁》,東漢經學家何休編撰的《春秋公羊傳》批本。

東漢時,儒生推崇公羊儒,以問對的形式闡釋《春秋》,講究“微言大義”,也就是著重研究孔子春秋筆法裡蘊含的褒貶之意。

而趙彥跟天子剛好講到宋襄公的事蹟。

“宋公與楚人期戰於泓之陽……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餘,寡人不忍行也。……已陳,然襄公鼓之。宋師大敗。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為雖文王之戰,亦不過此也。”

趙彥講完春秋原文,又開始按照《春秋公羊解詁》解說。

《公羊傳》對宋襄公的態度,與後世大不相同。

後世普遍把宋襄公當做是蠢豬般的人物,然而,《公羊傳》對宋襄公卻極度推崇!

因為,公羊儒認為,孔子著《春秋》是為了“正名”。

既然是“正名”,那麼宋襄公就不應該是反面教材,而是正面人物!

所以,趙彥告訴天子劉協,宋襄公符合夫子對“仁”的要求,天下人都應該像宋襄公學習。

天子聽罷不禁皺起眉頭。

他認為,趙彥所講,跟今日之亂世完全不匹配!

“趙侍講。”

“臣在。”

“這書中何邵公的學問,是否有些過時啊?”

天子提出質疑。

趙彥聽後,不憂反喜!

趙彥拱手稱讚天子:“陛下明識聰質,臣佩服!”

天子呵呵一笑:“如此說來,這《公羊傳》的確過時了~”

趙彥卻搖頭:“不然,夫子著《春秋》是為正名,這公羊傳才是真正勘透夫子之意。只是周禮乃太平之制,《公羊傳》也是盛世之學。”

天子聽懂趙彥潛藏之意,不禁感慨:“啊——既然是太平盛世之學,放之今日亂世,總歸不合時宜。”

趙彥頻頻點頭,同時也為天子的聰慧感到欣喜。

當今天下局勢動盪,朝中又有馬孟起、楊文先兩派相爭,要想撐好大漢這艘搖搖欲墜的船,天子必須有堪比高祖、孝武、光武的智謀手腕才行!

再不濟,也得有昭、宣、明、章四帝之資!

否則漢室終歸要亡!

所幸,當今天子劉協,資質上佳。重用馬孟起清掃四州,又以太尉楊文先等士人制約馬超。

當然,馬超甘願受人制約,也是天子能夠作壁上觀的前提。

只是隨著馬超的功績不斷積累,天子再怎麼信任馬超,也得開始留心眼了!

這不,天子和趙彥還在探討學術問題,鴻臚卿韓嵩就在馬超府邸會議結束後直接入宮求見。

韓嵩!

竟然是天子安插在馬超身邊的眼線!!

這不得不說是一手妙棋。

韓嵩為馬超所啟用,自然深受馬超信任。但天子卻在卻不知不覺間把韓嵩轉化成了自己人。

韓嵩投靠天子,倒也能理解,他本來就忠於漢室。

當年荊州牧劉表築高臺想要祭天,韓嵩就出來指責劉表,可見其對漢室的忠心。

現在,天子把韓嵩弄成自己人不足為奇。

韓嵩出使完江東回來後,天子就授他守侍中的兼職,可以出入宮禁。

韓嵩在楊安殿見到天子,便將今日在馬超府邸所見所聞悉數告知天子和趙彥。

他先講述張松獻圖,和法正分析袁紹攻打併州的動機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