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荊州通商,三弟馬鐵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2章 荊州通商,三弟馬鐵,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襄陽,荊州州府。
劉表稍顯駝背,年過六旬的荊州霸主,頭髮已然花白,鬍鬚也掉落不少。他的鬍子乾枯灰白,短短的一撮,如同垂老的山羊。
宛城之戰過去僅一年多,劉表的精氣神就大不如前。
似乎,宛城下的無奈退兵,磨盡了這位英雄人傑的最後一絲豪氣,空餘老氣。
荊州還是那個荊州。
只是劉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單騎下荊州、殺宗賊、射孫堅的八駿之一。
上庸申氏臣服朝廷的訊息傳來。
劉表簡單過問了一下眾人的想法。
劉先、蒯越、蒯良等人都認為,朝廷收復上庸對荊州並無威脅。而今朝廷關注的重點,肯定還是北方的袁紹!
三位謀士都斷定,只要袁紹兵敗,或者曹操撐不住,朝廷都會在第一時間下場!
而荊州,高枕無憂也。
劉表也點頭,談及朝廷派遣使者請求恢復通商的事情。
劉表本人是不願意和朝廷修好的,宛城之戰失敗,宛如一口惡氣憋在劉表胸中,永遠也無法消散。
那一戰,荊州軍其實沒損失太多兵馬。
但兩千荊州騎兵折損近半,讓劉表十分肉痛。那可是他花了數十萬石糧草,從朝廷手中買來的。
結果,宛城一仗,不僅騎兵折損近千。就連劉表的侄兒兼愛將劉磐,也一同戰死在沙場!
劉表非常想為劉磐報仇。
可宛城之戰已經證明,朝廷的號召力,絕非當年董卓之亂時可比!
前年劉表執意攻打已經歸順朝廷的南陽太守張繡,結果,江東孫權、兗州曹操全都發兵襲擊荊州。
曹操和孫權當然不單純是為朝廷撐場子,二人都想趁機從荊州剜一塊肉!
那時,孫權差點攻克江夏郡。
曹操的部下——趙儼、李通更是擄走了隨棗一帶上萬百姓!
劉表攻打張繡,不僅沒能奪取南陽,還損失頗多。
幸好荊州底子厚,經得起這般損傷。但劉表認清了,他沒有能力走出荊州,以後也不會有機會了。
比起朝廷,江東孫權對荊州的威脅更大!
朝廷拜孫權為荊州刺史,故意刺激孫權和劉表為敵。雙方又有殺父之仇,可謂不共戴天。
有訊息稱,孫權已經暫時平息了山越叛亂,正在籌劃對江夏的又一輪攻勢!
而今劉表只想守住基業,把荊州順利傳承給下一代。
然而就連這個願望,都讓年邁的劉表頭疼不已!
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相互爭鬥已久。劉琮背後站的是蔡氏、黃氏等荊州大族。劉表本人則更中意劉琦。
嗣子定不下來,劉表因而整日煩惱。
臺上,劉表沉沉思索。
臺下,蒯越、蒯良等人面面相覷,不確定劉表是睡著了還是怎的。
怎麼剛說了句朝廷通商的事,劉表就不說話了呢?
“明公?”
蒯越小聲詢問。
劉表回神,問他們剛才說到哪了?
蒯越提醒說,說到朝廷恢復通商的事了。
劉表嘆息,問他們有什麼意見。
蒯越重複自己的回答:“明公,臣等以為,朝廷乃正朔,公為宗室,荊州若能與朝廷修好,對您和朝廷都有益處。”
劉表不喜,但還是揮揮手:“就按你們說的辦吧,吾乏了。”
蒯越等人拱手退出。
八月,朝廷和荊州經協商,雙方重新恢復正常往來。
朝廷為安撫劉表,授予其鎮南將軍的稱號。
雙方外交正常化後,荊州和關中商人聞風而動,第一時間進入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