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章 蒼天已死,炎漢當絕!,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東正面發起攻擊!”

“領命!”

“郭淮!”

“在。”

“令你率一千弓弩手登上北側秦嶺,居高臨下射擊城池!”

“諾。”

“楊任!”

“請驃騎下令!”

“你帶五百曉熟水性的漢川軍士,乘皮筏泅渡漢水,從河上進攻城池西面!”

“諾!”

隨後,大軍開始行動。

馬岱命人制作攻城用的器械,為正面強攻做準備。

郭淮帶兵登上秦嶺山道,尋找最佳的射擊點位,好壓制城內守軍。

楊任則帶著從小在漢水邊長大的五百鬼卒,和工匠一起製作羊皮筏子。他們的任務是藉助漢水繞到城池側面,看是否有機會攻破城池。

朝廷這邊有動作,張衛那邊也有應對。

張衛首先發現馬超派人上山,於是他也派兵上山,意圖攔截郭淮部。

兩軍在秦嶺山道遭遇,郭淮計程車兵雖然都是弓弩手,但不代表弓弩手不善近戰。

本來弓手的臂力就比普通士兵強出一截,兩相搏鬥的話,弓手在氣力上還要更厲害些。

只是郭淮部士兵的兵器都是弓弩,只有一把環首刀作為備用兵器。碰上裝備長矛的張衛軍士兵,無法佔據優勢。

郭淮鎮定地指揮弓弩手和敵軍在山道間近戰,他利用山道崎嶇的特點,多在拐角處佈置軍隊,以此抵消敵軍兵器比己方長的優勢。

同時,郭淮派人通知馬超,請求派長戟或長矛材官支援。

馬超得知情況,立刻命楊昂令三百長戟兵上山,助郭淮擊退敵軍。

秦嶺的山地戰愈發焦灼。

另一邊,馬岱業已做好攻城的準備。

其所率一千敢死,由西涼軍和關中軍精銳組成,人人披甲,裝配刀盾弓弩,是馬超手下最擅長攻堅的部隊。

升任偏將軍的馬岱頭盔上插著白犛,其相貌和馬超類似,軍士們見了心底都有種馬超親自帶他們攻城的錯覺,因此士氣旺盛!

馬岱一聲號令。

敢死隊推著衝車、扛著雲梯,英勇無畏地朝陽平城殺去!

陽平城是張衛臨時修築,所以規模不大,城牆只有兩丈高,且沒有護城河。

馬岱的敢死隊輕易就殺到城下。

然而接下來才是難點!

因為陽平城修在漢水與秦嶺之間,有秦嶺和漢水兩道天然屏障,能夠通往城池的只有一條十米寬的獨道。

馬岱的軍隊只能走獨道發起進攻。

迎接他們的是張衛和守軍的猛烈反擊!

滾石、箭矢不斷招呼,頭頂還不時有三五米長的長矛紮下來。

馬岱的敢死隊縱然有盔甲護身,死傷也很慘重。

正因如此,馬超才會兵分三路,讓郭淮爬秦嶺尋找戰機,讓楊任走水路繞襲城池。

而今山上,城下,兩處攻勢都受挫。

馬超只能將希望放在楊任的水路攻勢。

但!

水路同樣不順!

楊任部的五百士兵乘坐皮筏逆流而上攻擊陽平城,問題正出在“逆流”二字!

陽平關地段,漢水水勢湍急。

單靠臨時製作的皮筏根本無法迅速抵達作戰地點,守軍也及時發現了攻擊部隊的企圖。

張衛命人在城頭放箭,射殺河上士兵。

楊任撐起大盾,強令部隊繼續前進。但兩刻鐘後,他們還是敗退下來!

“驃騎,末將無能,無法泅渡漢水!”

箭頭插著兩支箭羽的楊任,模樣悽慘地向馬超覆命。

馬超沒有怪罪,讓他下去養傷,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