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袁紹舞劍,意在曹公!,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正語出驚人!

在座,除馬超外,全都看向他。

司馬孚身為馬超的謀主,隱隱感到一絲緊迫感。

刻在士人骨子裡的內卷基因,讓司馬孚第一個向法正發問!

司馬孚說:“何以見得?”

法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問司馬孚身份。

得知司馬孚為馬超幕府長史後,法正斟酌語氣,溫和地說:“呵呵,法正自有道理,還請君靜聽~”

司馬孚拱手,示意法正可以說了。

法正旋即提出一個問題:“諸君,若你們是袁本初,而今要攻打併州,你們是親自領兵出征,還是派選重將代為出征?”

法正問完,眾人立馬明白其中玄機!

是啊,如果袁紹真想奪取幷州的話,那他為什麼不親自帶兵出征呢?

眾人順著這點思考,忽然意識到,袁紹在進攻幷州的人選上有蹊蹺!

淳于瓊、高幹。

二人是世人皆知的,袁紹麾下的重要將領。

淳于瓊和袁紹同列西園八校尉,在冀州軍中資歷最老。

高幹是袁紹的侄子,袁紹待之如同親子。

袁紹讓二人率領數萬大軍出征幷州,很容易叫人以為袁紹這是要放開手腳跟朝廷對著幹!

然而,法正卻點破了其中迷障。

袁紹之所以派資歷老、地位高的人統帥軍隊,很有可能是想迷惑世人!

那麼袁紹想迷惑的是誰呢?

當今天下,袁紹視之為敵手的,除了朝廷,便是曹操!

司馬孚暗自驚呼:“曹孟德!”

法正邪魅一笑,躬身請馬超叫人把輿圖掛出來。

司馬孚親自行動,取出輿圖掛在屏風上。

法正快步走到輿圖前,手指指著鄴城說:“諸君,我聞自從驃騎將軍驅逐高幹,為朝廷收復幷州後,袁本初就一直蟄伏於河北,連續兩年不曾用兵。”

他繼續分析:

“這兩年,袁本初肯定是在休養生息,恢復冀州民生的同時,加緊時間吸納他未曾來得及徹底掌控的幽州。”

“兩年過去,以河北之富庶,袁本初必定兵精糧足,戰馬齊備。”

“我敢斷定,袁本初此次發兵有席捲天下之志!”

眾人包括馬超在內,都認同法正的說法。

之前,馬超趁著袁紹剛與公孫瓚戰罷,還未來得及休整的機會,攜涼州精銳一舉突襲幷州。

那一仗很是兇險,馬超多年積攢的涼州精銳幾乎打光了。

若非曹操最後時刻襲擊鄴城,使得袁紹無奈放棄幷州,恐怕朝廷非但不能收復幷州,馬超還有可能兵敗晉陽!

幸得馬騰帶著涼州上萬羌胡雜戎來援,朝廷才有餘力吃下幷州。

但事後,朝廷下旨遣返羌胡大軍時,羌胡趁機在上黨郡劫掠一番後才老老實實回去,這才有今日之上黨郡戶口不豐,缺兵少糧的情況。

不過那都是老黃曆了,過分探討對今日解除上黨之危無益。

馬超說:“即便如此,淳于瓊、高幹合兵五萬之眾,上黨告急,朝廷要想守住幷州也不容易!”

眾人紛紛點頭。

正如馬超所說,即便袁紹主攻的方向不是幷州,敵軍也有五萬人啊!

法正卻表情自信地說:“將軍不必焦慮,紹軍雖有五萬,但我料敵軍實際有戰意者,唯淳于瓊一部兵馬!”

“哦?”馬超好奇。

法正解釋道:“適才諸公曾言,驃騎以徐公明鎮河內,徐公明在射犬築城,隔水與高元才對峙。”

馬超點頭:“的確如此。”

法正笑笑,指著河內郡說:“這就對了!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