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張魯降,道姑琪瑛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張魯降,道姑琪瑛,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君?!”
眾人聽張魯不想逃跑,甚至還想去見馬超,皆驚叫!
張魯手捋山羊鬚,望著漢水之陽的南鄭城說:“不跑了。馬孟起興仁義之師,他奪我漢中非為暴霸,而是為了澄清四海。”
“望見仁義而不去親近,反要逃跑,這不是我張魯的意願。”
說罷,張魯登上渡船,並邀閻圃、楊松等人一起。
閻圃毫不猶豫地跟張魯上船,楊松卻跪地道:“師君,今日若降,朝廷會善待我等信眾嗎?”
原來,楊松害怕朝廷會迫害五斗米道。
張魯悵然長嘆:“哎--”
張魯也擔憂這點。
自漢武罷黜百家以來,漢室獨尊儒術,而五斗米道提倡道家學說,總之不是主流。
祭酒閻圃在旁勸解:“師君,馬孟起有仁者之風。曾書《蒿里行》、《步登北芒阪》等篇,可知其感念生民艱苦,亂世多艱。”
“我五斗米道提倡教化、仁愛,馬孟起一定能體諒信眾們的苦衷。”
“何況斥候不是回報過了嗎?馬孟起請主母等出面,安撫教眾。我認為,師君可以放心前去,一定不會有事的!”
張魯被閻圃說動。
他催促眾人快點上船,想盡快去見馬超,把事情定下來。
“願意繼續追隨我的,就上船!”
“想要棄我而去的,自去便可!”
親隨們都是五斗米道的信眾,當然不會拋棄他們的師君。
包括楊松在內,所有人都登上船,向漢水以北折返。
不久,張魯等人上岸,徒步向南鄭返回。
回到南鄭,張魯叫閻圃在南城門呼喚馬超。
城門關把訊息報上去時,馬超正和張魯家人在一起聚會。
白天,馬超請張魯夫人出面,安撫南鄭百姓。從後世穿越來的馬超明白宗教的潛力,他的兵力不到兩千,而南鄭城內的五斗米道教徒至少數萬人!
一個不小心教徒暴動起來,馬超就算能鎮壓,他在漢中的名聲也臭了。
而且馬超根據歷史對張魯的記載,認為張魯本心應該不想反抗朝廷,是可以拉攏的物件,朝廷要想迅速吸收漢中郡的資源,必須依靠張魯。
馬超因此善待張魯家人。
張魯府中,馬超聽說張魯求見,先是一驚,然後又是一喜!
張魯這是來投降的!
馬超於是請張魯的妻子兒女一道,前往南城門迎接張魯。
眾人來到南城門,城頭,火把的火光跳躍。
馬超讓張魯的妻子辨認城外之人,確定是張魯後,馬超下令開啟城門,請張魯進來。
南城門牌坊,馬超和張魯親切會晤。
張魯見到馬超,驚訝於馬超的年輕和他英武的相貌。
馬超眼底:
張魯身材精瘦,鬍鬚修長油潤,華麗絲綢織成的黑色深衣繡著青、白二色八卦紋路,頗有道韻,不愧為五斗米道的師君!
二人會面,張魯先是一拜:“在下張魯,見過驃騎將軍!”
馬超扶起他:“師君請起,我可是對師君思慕已久啊!”
張魯好奇:“哦?張魯不過一山野老道,何德何能讓驃騎思念?”
“誒~師君此言差矣!師君在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萬民,使百里漢川成為亂世樂土。吾志在掃平亂世,澄清天下,師君所為正是超之所願。馬超怎能不傾慕師君啊!”
“驃騎!”
張魯聽完,甚是感動。
他激動的對馬超說:“未曾想,在下竟得驃騎如此看重!此前事情,諸多誤會,還望驃騎將軍海涵。”
“既然是誤會,而今解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