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鍾繇的試探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鍾繇的試探,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日漸深,渭水河岸的蘆葦愈加茂盛,搖搖曳曳晃得人兩眼迷離。
長安城周邊的農田裡,到處都是農夫辛勤勞作的身影。
灞橋紛飛的戰火已遠去,隴山以左,函谷關以右的廣袤關中平原似乎徹底迎來和平。
長安官道上,馬超和鍾繇並駕齊驅。
馬超望著長安城四周繁盛的景象,微笑著稱讚鍾繇:“鍾公,長安能恢復往昔榮光,公功不可沒呀!”
鍾繇捋須,表情略顯得意,嘴上卻謙虛地說:
“孟起過獎,你向朝廷推舉的京兆尹杜伯侯,勤政愛民,他才是真正的治臣啊!”
“誒,鍾公謙虛了~若無您監察關中,統籌規劃,杜畿豈能治理好長安?”
“呵呵,老夫對杜伯侯的稱讚,都發自肺腑。孟起能為朝廷舉賢,實乃大漢之幸。”
雙方一番商業互吹,身後同行之人都在旁賠笑。
馬超出現在長安,還跟鍾繇同行,當然是因為他要去雒陽朝見天子。
而這也意味著,西域使團就在他們身後!
西域使團的規模,比剛到涼州時大了不少。因為隊伍裡還參雜了馬超和鍾繇的車隊,車隊押運著涼州和雍州上貢給朝廷的貢物。
馬超回望身後長達千米的車隊,調笑著說:“與其讓咱們把貢物送往雒陽,不如干脆讓西域使團在涼州、雍州當地交換好了。”
提起這事兒,鍾繇就沒好氣地說:“這難道不應該是孟起的責任嗎?”
馬超忙說:“鍾公,你可不能怨我。我為朝廷恢復西域,為的是重振大漢雄風,只是……只是有些操之過急~”
馬超撓撓頭,臉上露出尬笑。
鍾繇面無表情地盯著馬超,幾秒後,鍾繇輕笑一聲。
馬超好奇的問:“鍾公,您笑什麼?”
鍾繇捋起鬍鬚,突然問道:“孟起,你我相識經年,老夫還不知道你有何志向,今日無事,何不說說?”
馬超眼底閃過一絲警惕!
他放聲大笑,揚起手臂,豪放地對鍾繇和左右陪侍說道:“哈哈哈,鍾公,諸君,可想聽聽我馬孟起的志向?”
左右同行的官員俱拱手詢問:“願聞州牧之志!”
馬超器宇軒昂地說:“吾弱冠前,常想效法先祖伏波將軍,東征西討,威服四夷。”
“未及加冠,天下已然大亂,吾建功立業的志向不變,征討的物件卻變成四方奸邪,想要為朝廷撫定四海,追求也從成為一介將軍變為封侯拜相。”
“今吾克定涼州,恢復西域,被朝廷拜為州牧,封侯加爵,榮寵貴極!所剩的追求,也就只剩下討平四海啦!”
眾人聞言,都開口稱讚馬超的忠君報國的雄心壯志。
唯獨鍾繇沒有說話,刺史正認真地觀察著馬超的神情,似乎想要看穿馬超內心的想法!
然而馬超早已不是初出茅廬時的小子。
他如今擔任州牧已有三五年,東征西討,經歷無數。任憑鍾繇如何觀察,都沒能看出什麼端倪。
馬超此刻的表象,似乎完全反應著他內心的想法。
馬超享受完眾人的吹捧,目光移向鍾繇。
“鍾公?”
鍾繇臉上露出極其自然的微笑,稱讚道:“聞孟起之志,老夫亦胸潮澎湃,彷彿年輕了數十歲啊!”
馬超笑著謙虛幾句。
鍾繇亦敷衍地回應。
隨即二人之間的氣氛徹底陷入沉默,叫周圍同行之人好不適應!
鍾繇未能試探出馬超的虛實,只能在內心猜測馬超的忠奸。
他一直認為馬超年紀輕輕就坐到州牧的高位,將來恐怕難以節制。但歷數馬超的表現,都難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