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雒陽,楊安殿。
朝堂百官正在激烈地議論,朝廷是否應該迎接西域使團。
太常卿郗慮站出來說:“陛下,朝貢一啟,將靡費頗多。今關中稍定,雒陽空虛,朝廷恐怕拿不出東西賜予西域使團啊!”
百官對郗慮的話非常認同,都勸天子劉協不要迎接使團。
天子劉協皺起眉頭,目光看向太傅董承和太僕荀攸。
董承當即出列為天子伸張:
“太常,西域使者已至涼州,你難道要別人空手而回嗎?那我大漢的顏面豈不是丟盡了!”
此言一出,百官噤聲。
董承說得沒錯,朝廷府庫事小,顏面事大!
光祿卿韋端又站出來說:“《尚書》曰: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如今海內雖不安定,但卻有西域使者來朝,此正是我大漢中興之相啊!”
“陛下,臣以為當立即從關中、涼州籌集銅錢、絹帛、陶器、粟米等物,用以賜予使團。”
韋端引經據典,拿大漢中興來說事,百官哪裡還敢反對?
太尉楊彪和尚書令趙溫互相對視,二人只得無奈作罷。
御座上,天子見楊彪、趙溫沒有吱聲,心裡暗自高興。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正面戰勝楊彪集團,天子對朝局的控制已漸入佳境。
他拍板道:“尚書。”
趙溫出列:“臣在。”
“著你操辦朝貢易物之事,讓鍾元常立刻在雍州籌措。”
“諾。”
之後數日,長安地區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入雒陽,長安的絲綢絹帛,藍田的玉器,河西的粟米,關中的銅錢等等。
然而,這可苦了雍州百姓!
長安才安定沒有兩年,百姓們擠幹油脂,才榨出來這些物資。關中地區因此對朝廷頗有怨言,但朝廷也沒辦法,只能再苦一苦百姓。
可即便鍾繇在關中已經竭盡所能地徵集貨物,朝廷用於朝貢的物資還是很少。
尚書令趙溫派人清點後,發現只有藍田玉器五車,絲綢絹帛二十車,河西粟米三十車,銅錢五十車。
這與兩漢和平時期,動輒價值上百萬錢的朝貢貿易相比,簡直拿不出說!
涼州牧馬超可是彙報過了,此次西域使團來朝。
共帶來天馬兩匹,樓蘭美女十人,寶石玉器三十車,葡萄美酒五十車,駱駝羊馬等更是數以百計!
光是兩匹天馬,就價值數百萬錢!
天子劉協這才明白,自己堂堂大漢天子,竟然被西域蠻夷比下去了!
再想反悔肯定來不及了,天子只好下詔,延遲讓西域使團入京。
同時,一封天子的親筆密信送到冀城。
正月廿二。
馬超收到天子密信,劉協在信裡告知他,朝廷拿不出等價的東西和西域使者交換。
天子雖然沒有明言求馬超想辦法,但身為大漢良臣,馬超非常懂事地獻上準備好的妙計。
馬超回信,說自己會拖延時間,叫天子不必著急。
然後,他又告訴天子,西域來朝,各州諸侯怎麼可能沒有表示?
馬超建議天子,應該讓各方諸侯入京參與朝貢,從諸侯手裡撬東西。為防諸侯們覺得這是虧本買賣,他還提議把西域朝貢的物品,酌情分賜諸侯。
反正朝廷主要求的是“外夷來朝”的名頭,至於朝貢物資,既然朝廷吃不下,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馬超的信送回雒陽後,天子立馬召見荀攸、董承等人商議。
身為馬超在朝堂上的朋友,董承表示馬超的計策好啊!簡直有蘇秦、張儀的風範!
天子聞言笑道:“孟起乃國士,蘇秦、張儀不過縱橫家,哪裡比得上孟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