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破二城,得勸學,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令兵把張進的人頭帶到觻得,以作證據。

馬超命人把人頭收好,帶領剩餘軍隊向昭武城進發。

大軍匯合後,馬超下令繼續進軍。

他要一鼓作氣打下酒泉郡!

軍心正盛,將士們沒有意見,士氣高昂地向酒泉郡挺進。

沿途城池聽聞張猛、韓遂兵敗,涼州牧馬超親自領兵征討河西,紛紛開城投降。

儘管張猛在河西地帶很有威望,但昭武城一敗,讓不少人看出張猛絕非馬超對手。

馬超幾乎不受阻攔,就抵達了酒泉郡的郡治——祿福城。

祿福城下,馬超派馬休喊話。

馬休拿著張進的頭顱到城下展示,勸城內守軍放棄抵抗,叫張猛出來對話。

城頭守軍面面相覷,有人去縣衙稟報張猛。

但過了許久,報信的人還沒回來。

城下,馬休不耐煩地喊道:“張猛何在?!你們若再無反應,我軍就要攻城啦!”

守軍從女牆後伸出腦袋,叫馬休再等等,他們又派了人去通知張猛。

馬休面色不耐,扭頭看向己方軍陣。

馬超已經下令準備戰鬥,軍士們紮下營壘,在綠洲邊緣的樹林樵採,準備製作攻城器械。

一刻鐘後,城內守軍終於傳來反應。

守軍開啟祿福城的東城門,一名官員出城請降。

馬休把人帶到馬超跟前。

馬超問話:“你是誰?”

官員回答:“稟將軍,在下姓周生,名烈,敦煌人士,暫為張叔威奔走。”

馬超疑惑於對方的姓氏,說世上哪有姓“周生”的?

這時,張恭出列,說自己認識周生烈。

張恭替周生烈解釋:“君侯,此人本姓唐,因長於孃家周氏,故自姓‘周生’。此人有才學,通曉《左氏傳》、《論語》,乃我敦煌年輕才俊,君侯不妨用之。”

馬超聽張恭這麼一說,對周生烈正視起來。

《論語》在漢末不是什麼高階玩意兒,準確說根本不受重視。

但《左氏傳》就要高大上許多,是國家規定的“五經”之一。

通曉一經,在漢末就算高階人才了。

馬超對周生烈說:“君才識淵博,吾欲闢你為勸學從事,君願否?”

周生烈欣喜道:“君若用烈為刀筆吏,烈絕不從命,但若為勸學,烈趨之若鶩!請君受烈一拜!”

說罷,周生烈跪地下拜。

馬超覺得此人有趣。

周生烈的話向馬超表明,他的志向不是掌權為政,而是著書勸學。

馬超手底下還真沒類似的人才,於是更加重視此人。

馬超想要在涼州籌辦官學,苦於無人可用。

要是老師韋端沒有被朝廷徵辟的話,他還可以拜託學識淵博的韋端出任。

但韋端走後,馬超手下再找不出一個有“名儒”屬性的人。

如今招攬到周生烈,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馬超對周生烈說:“勸學,吾欲效法劉景升,在涼州開辦館學,你既然精通經文,此事便交由你去辦!”

周生烈眼神一亮,欣然應下差事。

馬超叮囑他:“勸學,吾辦館學,不僅要培育漢家子弟,還要教化羌胡質子,你要注意。”

周生烈瞬間明白馬超的用意,正色道:“子曰,有教無類。請明公放心,烈肯定一視同仁,不會壞明公大事!”

馬超放下心來,叫隨軍的韋康幫周生烈開具文書。

期間,馬超又問周生烈,韓遂和張猛的去向。

周生烈告訴馬超,韓遂在一天前抵達祿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