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南匈奴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 南匈奴,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來到七月。
距離朝廷起初約定進攻袁紹的時間已近在咫尺。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馬超提前突襲幷州,讓朝廷的戰前計劃部分落空。
雒陽以北,黃河孟津渡口。
袁紹、眭固的兩萬聯軍蠢蠢欲動,河面上漂浮著不少渡船、皮筏。
顏良、郭圖、眭固等袁氏文武站在三層高臺上,眺望黃河南岸形勢。
不久前,袁紹來信催促他們渡過黃河,奪佔孟津。
兩萬大軍將在今日開始試探性進攻。
顏良和眭固挑選軍中敢死兩千人,登船渡河,衝擊朝廷的防禦陣地。
河對岸,徐晃親率五千人在孟津防守。
河岸防線之後十里處,還有徵北將軍段煨統率的一萬人。
此戰是關中軍首戰,望著黃河上的敵軍船隻,士卒們都很緊張。徐晃因此不斷在各營奔走,鼓舞士氣。
待到辰時,黃河北岸號角聲震天響,兩千袁軍敢死駕駛輕舟衝向南岸。
南岸,徐晃也命人擊鼓助威,然後親自加入士兵的陣線,身先士卒參與戰鬥。
孟津渡口寬數十米,都在弓箭射程範圍內。
袁軍渡船剛出發,徐晃便命令守軍射擊。但黃河風大,箭矢準頭不佳。而火油箭要到諸葛亮北伐時,才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
所以守軍弓弩只能起到干擾作用,不足以將袁軍擊退。
袁軍士卒支起大盾,乘風破浪渡過黃河。船頭衝上河灘,袁軍敢死隊跳下甲板。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數以百計的長矛和大戟!
徐晃在陣前高聲大喝:“不要怕——!把你們的兵器,把敵人推下河!”
同時,徐晃抬起手裡四米長的戰戟,用力刺向剛上岸的敵軍!
那敵卒遭到攻擊,立刻用盾牌護住身體。長戟戳穿盾牌,卡在盾牌裡,卻沒能刺傷他。
這名袁軍敢死剛想慶幸,誰料,卡在盾牌裡的長戟傳來一股巨力!
“啊啊啊————!”
徐晃一聲怒吼,純憑蠻力把敵人推飛。
袁軍敢死在徐晃的巨力下連續後退,最後一腳踩空,落入黃河。
噗通!
與此同時,岸邊不時傳來袁軍敢死落水的聲音。
由於是岸邊,落水的袁軍敢死沒有性命之憂,但河水灌入盔甲使得他們行動非常不便。
幾十斤重的盔甲泡水後,彷彿有上百斤重!穿著這麼沉重的盔甲別說戰鬥,就是走上個千八百步都會讓人筋疲力竭!
再加上守軍佔據地利。
徐晃的部隊雖在裝備、戰鬥經驗都遠不及袁軍敢死,卻牢牢地堅守住了陣地!
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
袁軍敢死隊始終未能在灘頭搶下立足之地。
無奈,北岸的顏良、眭固、郭圖只好下令撤兵。
戰後清點傷亡。
兩千袁軍敢死戰死者並不多,只有百來人。
但他們撤退時,有三百多人因為體力耗盡,沒來得及登上渡船,全都淪為俘虜。
這三百人裝備精良,徐晃命人把他們的盔甲扒下來,裝配給軍中有勇力者,組成“勇士營”。
北岸袁軍在渡河作戰失敗後,又接連數日嘗試進攻,可惜都被徐晃率軍擊退。
孟津戰場進展不利。
與此同時,虎牢關方向,辛評、文丑的軍隊也被擋在關外。
守關的忠武將軍楊秋,乃西涼軍宿將。
楊秋雖聲名不顯,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
可架不住虎牢關險要啊!
只要楊秋不犯蠢,憑藉其麾下三千守軍,擋住文丑一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