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兵!李傕來襲!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出兵!李傕來襲!,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機會謀得出鎮三輔的機會,掌控一郡之地,雍涼二州,不足圖也!”
徐晃被馬超的志向折服,恭敬地說:“晃願為將軍奔走效死!”
“好——!有公明相助,李傕、郭汜等輩又有何懼哉?”
之後,時間來到十月。
在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排程後,朝廷“大軍”終於從雒陽出發。
說是大軍,其實也只有段煨所部兩千人,和馬超所部一千五百人。
加起來連五千人都沒有……
錢糧還全都是從袁紹、張揚那裡借來的。
總之這支軍隊放在袁紹、曹操、劉表等人眼中,怕是隻會覺得可笑。
甚至就連佔據長安的李傕,其手中兵力也比朝廷多數倍不止!
但即便如此,天子和百官在見到數千人的軍容後,都不免心情澎湃,壯志昂揚!
似乎收復長安指日可待!
只有鍾繇、段煨、馬超知道,僅憑這東拼西湊來的三千多人,要想剿滅擁兵數萬的李傕,絕非易事。
十月中旬,朝廷兵馬越過潼關,進駐華陰。
鍾繇等人剛踏上關西地界,就得知探馬訊息,說李傕親自率軍出長安,朝華陰殺來!
中軍大帳中,鍾繇手持旌節,質問探馬。
“李傕有多少兵馬?”
探馬回答:“李傕號稱有西涼軍五萬!”
“小人在渭河畔望見,李傕大軍綿延數十里,聲勢浩大。”
帳中諸將聞言,全都眉頭緊皺。
李傕號稱五萬大軍,那麼實際兵力至少也有一兩萬人。
而且帳中諸將對西涼軍都不陌生,天子東歸時,李傕帶兵窮追猛趕,王師也是一路敗績。
鍾繇可還記得當年在黃河河邊,李傕追擊兇猛,以致於國舅董承不得不親自推著天子的小船,用佩劍斬斷想要乘船計程車兵和官員的手指。
當時鍾繇就在船上。
他親眼目睹了羽林軍和百官加起來,總共上百根手指掉落在船頭的恐怖景象。
“段忠明,馬孟起,李傕來勢兇猛,吾欲令你們據守華陰,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鍾繇下意識地就想龜縮華陰,憑藉城池堅守。
段煨微微點頭,諸將也覺得應該如此。
唯獨馬超不以為意,他起身對鍾繇抱拳道:
“稟都督!”
“末將以為,當派步軍沿渭水佈陣,再派騎軍伏於洛水河畔。”
“李傕兵勢強盛,數倍於朝廷,必然輕視我軍。若他令軍隊強渡渭水,我軍則可趁其半渡擊之,再趁其士氣頹弱時,騎軍側面衝擊,縱使不勝,也能挫其銳氣!”
眾人聽馬超一說,突然想起馬超之前在汴水阻擊曹操,便是用的半渡而擊的策略。
如今故技重施,或許還真的可行!
鍾繇看向馬超,他見馬超神情自若,顯然非常自信。
於是鍾繇內心的恐懼也褪去不少。
但他還是擔憂。
鍾繇說:“孟起,我知你勇蓋當世,然我軍兵少,萬一兵敗,收復長安之事恐就此戛然而終。還是穩妥行事吧!”
“況且你曾諫言本督,派人聯絡各處塢堡、豪族、軍將,共為盟友。”
“今我軍初來乍到,關西各地還沒有迴音,不如先籠城據守,待義軍並起後,再出城迎戰也不遲呀。”
眾人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
反正如今朝廷有數千兵馬,據守華陰絕對穩妥。
於是眾將又紛紛附和鍾繇的方案。
馬超見狀皺起眉頭,他能理解鍾繇的判斷,但久守必失的道理就寫在兵書中。
而且,萬一關西的豪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