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名士風流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名士風流,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保境安民,途中還有嚴象、杜畿等京兆名士出場,好不過癮。
待到馬超講完自己收復長安,為不遭人妒忌,辭官歸鄉,眾人於是唏噓不已。
韋端評價道:“孟起年紀輕輕就立下不世之功,退一退也是好的。”
楊阜面帶笑容,舉起酒盅對馬超說:
“來,孟起,老夫敬你一杯!”
馬超趕忙謙虛:“我敬楊公一杯!”
楊阜大笑,豪放飲酒,然後又說:“孟起,今晚來我府上一趟!雒陽一別,你我叔侄久未蒙面,可得好好聊聊!”
馬超若有所悟,不敢推辭。
主座韋端輕笑一聲,他知道楊阜打得什麼算盤。
馬超和楊家姑子那點趣聞,韋端早就聽說過了。
韋端也不怕尷尬,舉杯對眾人說:“看來我這個當老師的,不日就要喝上喜酒咯!”
席上眾人亦起鬨。
好兄弟韋康見大家興致旺盛,遂提議:“今日難得,我等何不誦詩和歌,以助酒興?”
眾人稱:“善!”
於是韋康率先打頭,唱了首詩經鄭風裡的風雨: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在場之人也都跟著一起唱和。
《鄭風·風雨》描寫的是夫妻久別重逢之情,也可延伸用於親人、朋友,恰恰符合馬超與韋康今日的處境。
一詩唱罷,老師韋端也來了興致,遂唱《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看詩詞也知道,成語“投桃報李”便出自這裡。
韋端與馬超乃師生之誼,韋端唱這首木瓜也是十分應景。
韋端唱完,眾人齊聲叫好。
大家都是飽學鴻儒之士,平常學那麼多知識,不正好在這種時候拿來顯擺嘛!
所謂名士風流,不外如是耶?
韋康和韋端展現了韋氏一門對《詩經》的精熟。
馬超反倒感覺壓力山大!
他已經很久沒有時間抽空讀書了……前年入關中時背得《詩》,除了《關雎》、《蒹葭》幾首前世讀書時刻在骨子裡的詩,其他早都被馬超忘完啦!
“孟起,該你啦!”
韋康端著酒杯走過來,一巴掌拍在馬超肩膀上。
馬超愣住,莫非自己要對韋康來一首“關關雉鳩,在河之洲”?
傳出去還不得說他馬超有龍陽之癖。
不行不行。
韋康微醺地問:“孟起,你要唱什麼?”
馬超為了不讓自己名聲受損,情急之下突然想起高中時背過的曹子建的《白馬篇》!
他拍案而起:“我作詩一首,以助酒興!”
左右皆拍手叫好:“好——!”
韋康也坐回位子跟大家吹噓,好師弟馬超的詩才不用說,你們就等著瞧吧!
在座諸位名士早就聽說過馬超的《蒿里行》和《步登北邙坂》,今日更加期待,想看看馬超還能做出何等名篇。
馬超端起酒杯說詩名《白馬篇》,隨即吟誦起來:
“白馬飾金羈,聯翩關隴馳。
借問誰家子,雍涼遊俠兒。”
……
眾人頓時睜大雙眼,心情激盪,光這開頭,怕真就又是千古名篇!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