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節,重來之上妝,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瞧著就要到了京城裡頭貴女們走動的時候,被罰了禁足,怕是懸了。”
如今的高妙珍可已經快到了出閣的年紀,大明律女子十五及笄,二十才能出嫁,可一般人家早在姑娘家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物色。
謝馥不知道誰家已經物色過自己,不過她知道,高妙珍也是有人瞧得上的。
如今這一禁足,只怕有她鬱悶的。
更重要的,還在於高拱的態度。
輕而易舉這麼一次禁足,誰以後選她還不得掂量掂量,想想娶她到底是不是能攀上高拱這一門親。
其實依著謝馥看來,高鬍子就是臭脾氣,巴結不起來的。
當初謝宗明娶了他唯一的嫡女高氏,也沒見謝宗明在仕途上一片坦途,相反,也就困囿於會稽那小地方,現在也還沒見走出來。
不知不覺,又想起她所謂的“親爹”來,謝馥垂了眼眸。
“信呢?”
滿月瞧她臉色一下淡了許多,也不知她是想到了什麼,沒敢耽擱,忙把信從袖子裡抽了出來。
“小南說是今晨剛送來的,還沒拆呢。”
“嗯。”
謝馥微微點頭,接過來拆了信,照舊是兩層信封,把信紙從裡面起出來一看,她心情一下就好了。
“果然。”
“果然?”滿月沒明白。
謝馥站起來踱步,重新將信紙折了起來。
“跟我一開始想的沒錯,陳淵一開始就憋著壞水呢。等他人到京城,想必我的銀子也就到了京城。”
當初謝馥可是扔出去了十多萬銀兩,讓陳淵度過了難關。
現在該是這一位回報的時候了。
至於說損招……
那就不得不提到之前陳淵為鹽城的鄉紳們表功了。
錢是謝馥出的,陳淵卻上報朝廷,說是鹽城的鄉紳們仗義疏財,體恤國難,出錢賑災。
於是,朝廷頒了一道詔書下來,嘉獎鹽城鄉紳深明大義。
這下好了。
陳淵挾著天子詔書,直接比在這一群肥得流油的鄉紳們脖子上:給錢!不給錢我就告訴皇上,你們這些龜孫子一文錢沒出,卻領了朝廷的封賞,是欺君大罪!
其實真正犯了欺君大罪的是陳淵,鄉紳們心裡門兒清,可哪裡敢說出來?
一則,誰知道陳淵是不是真的跟哪個鄉紳串通好了?萬一真有鄉紳之前捐錢賑災怎麼辦?
二則,朝廷的嘉獎都下來了,你再出去舉報說陳淵撒謊,我們其實一個銅板沒出,朝廷不派人下來把他們通通抓起來宰了喂災民,那才奇怪了!
為保小命,這一群鄉紳只好屈服。
陳淵朝他們獅子大開口,要了好一筆銀錢,一部分用作填補給謝馥,算是報恩;另一部分則繼續用於賑災和充入府庫。
當然,陳淵也不是個傻子。
在笑眯眯逼著鄉紳鹽商們出血之後,他挨個給這些人家裡送了匾額,美其名曰:鄉紳商戶們受到朝廷嘉獎的鼓舞,又給縣裡捐了好多銀錢,他這一縣之長,也當有所嘉獎。
而且,陳淵還把這件事給報到了朝廷,又好好地誇了誇那些有錢人。
於是,大家就算是被打了臉,也還要笑著說“陳大人真是個好人”。
瞧瞧這事情做的,刀切豆腐兩面光,除了行險一些,堪稱完美!
縱使他是一點點變化的,可現在連謝馥看了他的手段,都要嘖嘖稱讚幾句,足可見此人到底是怎樣有算計的一個傢伙。
若是不出意外,他日必有大作為啊。
鄉紳們得了朝廷嘉獎,再捐銀兩,讓朝廷知道了,不就更高興了嗎?
原本鹽城水災,會是陳淵政績上的一大敗筆,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