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到明年用的肥皂,多的連一家上下的洗衣皂都能供上了!
還可以順便做幾塊冷制皂,給家裡人洗臉、洗手用。
他自己一個男人,過得粗糙,做出來的熱制皂向來是連臉帶衣裳一起洗。不過他當年也帶旅客到不少手工冷制皂小店買過紀念品,知道女孩子都講究滋養肌膚,說冷制皂比熱制的有營養,那就多做些送給家人用唄。
======================
四月初五當天,老夫人親自領著兒孫輩到祖先墳前拜祭,擺了豬牛羊三牲,點上寺裡請來的好線香,告祖先他家出了三元的大喜事。
宋時越過哥哥們跪到墳前,燒了他親手抄的聖旨副本,默默祝告,又告宋家祖先他們父子都要進京做官,往後一家也要搬進京裡的事。
他對拜祭宋家祖先倒不排斥。他自己穿越前也姓宋,祖上雖然沒經歷過這麼個大鄭王朝,可說不定宋亡以前,這個宋家的先祖就是他們家的先祖呢。
反正他是中華兒女,這時代的人都是他的祖宗,拜誰也不吃虧。
他認認真真地做完禮數,又看著他娘從懷裡掏出一雙茭杯,合在掌中,在宋家太公墳前誠心誠意地搖了半晌,向地上一擲,撒出個陰陽俱足的允杯來。
成了,這就是祖宗許他們搬家了!
老太太感嘆道:“我在保定住了一輩子,臨老臨老倒要做京里人了。罷了,反正我是去做老太太享福的,到哪裡不是過呢。”
雖然鄉鄰的老姐妹以後難得見著了,可她這樣的大家老夫人,原也不能日日串門說話,多半是兒媳和家裡養娘使女們陪著。
她只愁到了京裡,時官兒娶個高門大戶的京裡媳婦回來,她們三個鄉下婆媳怎麼跟人家相處?
掃完墓之後,老太太索性沒回家,直接叫宋時跟著她往不遠處一座算姻緣子女有名的觀音庵打卦,給小兒子算算婚姻緣份。
宋時是到了殿上才知道他娘打算給他算姻緣,看著師太遞過來的籤筒,莫名有點心虛。雖然說不能封建迷信……可萬一算出來他物件、啊不,萬一算出來他有搞南風的趨向……
他現在可是在他媽眼皮底下啊!
這感覺就像正在上著自由活動課,數學老師忽然進教室說“這堂課我們隨堂考”,激動、緊張、驚悚的心情簡直一言難盡。
他對著那筒伸到面前的籤,竟有些下不了狠心去拿,回過頭對他娘撒嬌:“娘不要催我,我還不想成親,抽這籤做什麼?咱們家第三輩也兒女雙全了,娘要抱孫子孫女就去抱霖哥兒、大姐兒他們,我還想多過幾年沒人管的舒坦日子呢。”
他這話說得孩子氣,樊夫人聽得笑了起來:“哪有人長大了不成親的,快抽一支,這佔的是你的終身,又不是立逼著你成親。你這些年在外頭做主慣了,主意大,想娶什麼樣的千金小姐由得你自己挑揀,娘不管束你就是。”
那萬一不是千金小姐可怎麼辦呢……
宋時心底直打顫,可終究擰不過他娘和麵前端著籤筒端到有點手抖的老師太,咬牙接過籤筒,到觀音前搖了搖,搖出一支籤來。
他娘忙叫隨行的丫頭撿起,恭恭敬敬地交給師太解籤。
那尼姑接過來看了一眼,微微皺眉,從一旁桌子裡抽出個黃紙條遞給樊夫人,說道:“卻是個‘文君訪相如’之籤,婚事恐有波折,先虛後實,先訂的婚事難成,再合的便是良緣了。”
樊夫人一低頭看見紙條上“女子當年嫁二夫”之語,不禁想起兒子遇見的糟心事,便將紙條收進袖裡,對宋時露出個笑容:“先苦後甜也是有的,我時官兒如今難事都過去了,往後只剩順順當當的好日子。”
宋時心思複雜地看著她那隻袖子,強擠出笑容答應道:“得了這籤,娘該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