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堂的馬榜眼出班行禮時都有點兒被冷落的感覺。
他回班之後,謝探花緊跟著站上前去。一甲三人皆是出班前跪,單獨拜見天子,而後面的舉子便不再出班,只在班內跪下。
雖然這些人淹沒在進士班中,不似前三看著這麼醒目,天子亦是一般看重,若有聽著名字、籍貫耳熟的也要問他們父輩是誰。被點到的舉子之榮耀不輸頭甲三人,心中的敬畏緊張也不輸,竟有的緊張到險些忘記自己叫什麼,答不上天子的問話。
天子對這些新進士倒十分寬和,只是笑笑便叫他們退回班中。
三百零五名進士一一陛見後,隨樂再拜四拜,便是最令天下人沸騰的張皇榜了。
禮部執事官捧黃榜從奉天門出,鼓樂前引,進士後隨。禮部官員在左安門外張掛皇榜後,順天府便牽來駿馬,令從人在後方撐上傘蓋,張鼓樂在前引路,大張旗鼓地送進士歸第。
他身後的榜眼、探花和二三甲進士自然也要打馬遊街,享受人生中最榮耀的一刻。只是後面的人再沒有儀仗相隨,唯有他這狀元被儀從眾星捧月般捧在當中。
即在寬廣的長安街上、三百餘名同樣意氣風發的新進士當中,他也是最奪人目光的一個。一條長街上圍觀進士的人泰半都被他吸引住,追著他的馬往前趕,兩側道邊、樓上還有閨秀向他扔手帕、荷包、首飾、水果之類……
幸虧他從小下基層練出了一身好身法,將這些暗器都躲過去了,一個都沒砸中!
宋時撣撣乾乾淨淨的進士袍,滿心得意地打馬遊街,時不時向兩側人群招手致意,偶爾還回望一下同年們被各種小東西砸中,掛得一身亮晃晃的慘狀。
同年們從後頭看著他這真正“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姿態,也不知是該笑他不解風情,還是該讚歎他身後不凡,竟能將滿天扔來的東西躲得乾乾淨淨。
與這群感想複雜的書生不同,周王聽到新狀元之名倒覺著十分欣喜,從內書房散學後便直奔重華宮,進了內殿便匆匆對王妃說:“元娘,你可知今科狀元是誰?”
桓王妃握著手中書卷,緩緩抬起頭,神色一貫是周王喜愛的淡遠,嘴角卻微微抿著,彷彿不大願意聽到這名字。
周王沒能仔細品鑑她的神情,只興奮地說:“正是咱們知道的那個宋時!他今科可是連中三元!我朝自立國以來,這還是第二位大三元,不知是怎樣才德出眾的名士。我若非不方便在宮裡接見外臣,倒想把他召進來問問了。好在聽說他和舅兄交情極好,回頭本王倒要出宮看看……”
他只顧著自家激動,竟沒注意到王妃臉上的出塵清孤中,漸漸摻上了一絲幽怨。
第80章
放榜的第二天,禮部便設下著名的瓊林宴, 請諸位新士赴宴。
主持宴會的是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呂閣老、次之以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桓閣老。文武官員、勳戚各著朝服坐在上首, 新進士三百零五人的桌案則排在庭北。
眾官員入座後, 禮部官便引著三百餘名新進士進到筵席中。
滿庭青袍烏紗的新進士行禮已畢,各自安座。二甲以下皆是四人一席、榜眼、探花兩人同坐一席, 最前頭一席卻單座著一個穿緋色狀元袍、腰繫玉帶,軒朗疏闊、俊秀無倫的少年狀元。
容貌既好,年紀又輕, 而且至今還未成親。這要不是本朝不時興榜下捉婿, 昨天就得有不少想把他搶回家做女婿的。
武將家還挑挑他家世不好, 又與周王妃曾有些瓜葛,怕牽扯進皇室糾紛;文官看人卻只看他本人的資歷和年紀——
二十二歲的新科狀元, 次輔張大人的門生, 四輔桓大人令郎的弟子, 印的宋版書還得了聖上親自詢問……無論從何處看起, 這宋狀元實在都前途無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