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周王還京必須勳貴迎接,什麼桓凌招撫之功足以封爵。別的都只是障眼法兒,真正重要的是父皇想念他大哥了!他大哥離著儲位又進一步了!

第280章

三皇子從禮部回去便摔了一套珍愛的兔毫盞,發洩一陣後才重重坐進官帽椅裡, 仰面闔眼, 喘息不已。

他終於明白了二哥出京時的不甘。

他在禮部將科考、祭祀、封賜之事做得一絲不差, 在父皇膝下盡孝盡忠,無論多難的差使交到手中都盡力完成, 不惜倒貼銀兩;他在父皇膝下承歡盡孝,勸母妃關照新入宮的繼後,進宮中請安也會順便關照年幼的弟弟們與幾個養在宮中的侄兒……

他自問“賢”、“孝”二字都已做到極處, 然而父皇眼中仍是看不到他的好, 只有長兄周王。就連那滿朝大臣也只擁護周王, 今日聖旨下來,三位閣老竟都絕口不提當日景仁宮中鬧出的“少年天子”一案, 不行封駁之權, 直接擬了聖旨要迎他回來做儲君了!

他二哥驍勇好武, 不拘小節, 沒有人君之望,父皇和朝中大臣看不中他也罷了, 他不過是出生晚了幾年, 別的有哪裡不如大皇兄?如今京中有誰不稱他一聲“賢王”, 哪個百姓不曉得他的名字?

當日皇兄在京時他不曾有過別的念想, 憑什麼他都犯錯出京了, 父皇和大臣們仍只是屬意他!

他忍不住想讓王妃請姻祖父李閣老過府問問原因,可是想起這封聖旨便出自內閣,李閣老必定早有所預, 卻一絲風聲都不曾透給他,便又覺得心灰意冷。昔日樂廣曾雲:豈以五男易一女。女兒尚可不要,如今他只是娶了李家孫女,李家又怎會全力支援他?

何況李氏自己也是個沒心沒肺的性子,平日想跟她說說朝中風雲,去得千萬句,回來就是一句:“與咱們又不相干。”

非但不支援丈夫的胸襟抱負,連兒女的前程都不想!成天只知道讀書看報,叫人買漢中的新鮮玩意兒,經濟園裡新弄些什麼都要拿來看看。從前聽說漢中辦了女學校,自己還在家裡教婢女讀書……

幸虧她還知道王妃身份尊重,不能出府,不然只怕還要去宋三元父親辦的什麼女學院裡教書!

母妃為他千挑萬選的妻子不懂他的大志,做閣老的姻祖父眼中只有君臣父子,沒有祖孫之情。而他母親的外家商氏也只會審時度勢,當初周王還未回京時就已勸他收起心思做個賢王,如今更不會為他爭什麼。

他枉有這些位高權重、門生遍天下的清貴姻親,又有什麼用?

這些人一味地偏向大皇兄,他手中無兵無權,不能和大皇兄相爭,也只能忍了。可他不得不忍,別人也會和他一樣不聲不響地看著大皇兄回京做這個太子嗎?

他驀地睜開眼,按著扶手借力起身,提筆寫了封信,喚心腹家人拿他的帖子送往西北,親手交到齊王手裡。

大哥要入主東宮了,他這做三弟操持大典,提前收到好訊息,也得與二哥共享。

他自己無力迴天,卻還想要看看,他那位正領著十五萬大軍在草原上追擊韃靼餘孽,又有數位親戚族人在邊關各軍鎮、屯、堡戍守,有倒逼京師之力的二哥當如何抉擇。

看看他大哥能不能順順當當回到京城,當上這個太子。

聖旨尚未宣下,一道飛騎就已從京城飛駛到宣府,帶著魏王給二哥齊王的家書和他為顯兄弟情誼收拾的藥材、吃食、京中各大佛寺裡求來的佛像、護身符一道送往西北軍中。

大軍行至何處是軍中機密,雖是三皇子派去的使者,也不能親自送信至軍中。留守後方的指揮使請那信使歇下,安排識路的探馬將這信和禮物加急送往軍前。

不過數日後,正在瀚海中研究韃靼逃遁路徑的齊王便收著了這封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