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獻金丹以媚上爭權?

幾位原本急著彈奏的御史又急急忙忙咬緊牙關,咬得太快的險些傷了舌頭,失口發出嗚噫的痛呼,反被糾察大朝禮儀的同僚記了失儀之罪。

御前失儀,少也要罰俸一月,實在是無妄之災。

然而他們千般隱忍、萬般吞聲,也還沒能攔住聖上自己覺著宋時像個煉外丹的,主動問桓凌:“你等在漢中府竟還學丹道方士?怎麼想到以硫黃制酸的?”

那煙氣是飄在空中的,如何洗得它?

桓凌神色一凜,斂衽躬身,先替宋時洗白了學道家方術的誤會:“陛下明鑑,宋大人自幼飽讀聖賢書,怎會效法方士?那些道士煉丹藥是為服食昇仙,宋知府制化肥則是為盡牧守之責,令百姓豐衣足食,朝廷錢糧豐足。其所出之心不同,所行之道不合,所化生之果自更殊異。”

他眉峰如劍,聲音錚錚然如金石相擊,字字懇切地說:“昔日宋大人知有北方邊關流民寓居漢中,無以維生,便建經濟園收納流民,又教其煉煤膏以燒製耐火磚,憑此為流民換得衣食。但燒窯時有黑煙衝上雲霄,煙氣灰塵飄至數里,點汙衣裳、燒殺花木,工匠覓漢幾受害而得肺病。

“宋大人不忍百姓受苦,更不願棄置此窯而使流民重新淪為乞兒,故此令人不遠數百里從蜀中尋得巧匠,引煙氣下行,設法濾去其中汙物。”

為了洗淨這煙氣,他們宋大人嘔心瀝血、殫精竭濾,使人試遍了多少種方法,最後終於發現煙經含硫黃的酸液洗後最為乾淨。洗過煤氣的硫酸液又怕它含有毒物害人,不敢輕易丟棄,炮製後才埋至深山——

嗣後見棄餘汙處草木繁盛異常,才試將其灑入田中,果然見禾稻豐壯,收成遠勝不灑此肥的田地。

這怎麼能拿來與方士煉丹相比?

物有體用,事有本末,焉能因其末節手段相似而混淆其根本!

這是宋知府為顧全百姓生計,為安定漢中地方穩定,為給聖上和朝廷排解糧稅難收之困境,窮究經世致用之學。無論煉煤膏、炮製硫酸、洗煤煙氣……皆為末技,本質則為經世濟民;而那些修道煉丹的方士,看其燒煉藥石之際雖與宋知府所行略有相似,但究其本質則為行騙詐財,怎能相提並論?

時官兒清清白白一個讀書人,兢兢業業鑽研工農業技術,為了大鄭江山百姓,寫論文寫得……連他都跟著寫了!這麼心懷天下的名士,做的正經嚴謹的科學事業,絕不可沾上“方士”“金丹”的汙名!

哪怕是在聖上面前,也得給他們時官兒辯個清白。

他說得這般慷慨義烈,天子反倒有些慚愧,向他謝道:“倒是朕誤會宋卿了。聽桓卿所言,這些嘉禾其實都是化肥催生出來的?若得了這化肥,別處的禾稻也一般能生得這樣好、這樣快麼?”

桓凌點了點頭,指著那兩匣筆記說:“這些便是宋知府在漢中種稻時所記筆記。從栽種時間、禾苗種類、葉齡、何時用肥、用甚肥料、澆水深淺……都有詳細記載。臣彼時雖隨周王駕在九邊巡察,看看他筆記中圖文,也能明白種法。”

筆記裡甚至有“有機肥”“草木灰精”製作法,唯一沒記錄下來的就是氮肥的研發生產過程——

硫酸銨製法太複雜,其中涉及高溫操作和許多高危化學品,漢中經濟園這裡的宋時都要親自盯著,時時小心,怕有傷亡,不敢隨便記個流程給人復原。

桓凌還怕有人藉口誣陷他獻筆記不誠心,故意有所隱瞞,特地替他辯解一句:“那洗煉煤氣之法極為繁瑣危險,非遣人去坊中學習數月,不能得其真法。”

周王如今也是經過朝中鬥爭洗禮,明白舅兄心中隱憂的,主動替他證明:“兒臣離開漢中前曾到宋知府所建的經濟園中看過,見過宋大人燒煉耐火磚。他做這些都要細辨材料物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