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明就是許他們巡視遼東鎮之後便進京了。

著內閣擬旨,再往周王府傳一道旨,許王妃收拾行裝,修書與周王,同聖旨一道送往居庸關。如今已然九月,到遼東鎮還有千里之遙,那邊地氣極寒,還該叫他們早出山海關,早日回還。

內閣擬旨還慢些,給周王妃的只由養心殿總管黃太監傳口諭,更早一步到了王府。

周王妃如今臨近產期,行事不便,來接聖旨時亦是步步小心,雙手交疊在身前,護著腹部。昔日聖上所賜的側室李氏在旁隨侍,行動飲食無不親力親為,身邊跟隨服侍的宮人使女也規矩森嚴,比在宮中時換了一番面貌。

傳旨的黃太監也曾親歷那場謠言風波,見了王府中這番氣象,倒覺著這幾個月王妃行事愈有章法。周王雖不在,王府中卻是妻妾和睦,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條,總不負聖上與賢妃娘娘的教導。

他傳口諭免了王妃的跪,曉諭她與王府中人為周王準備出關之物,送往居庸關外。但因周王身負皇差,巡查的是邊關軍機要務,府中女眷不得親去送別,將東西備好,自有宮人運送。

宣罷旨,黃太監便換了副笑臉,體貼地勸桓王妃:“桓娘娘早些著人收拾罷。奴婢聽說遼東苦寒,只怕他們在京郊多拖一天,到遼東便多冷幾分。殿下金尊玉貴的身子,自幼就沒嘗過風霜之苦,若備得少了,到遼東受罪可怎麼辦?”

桓王妃謝過他的提點,沉穩地說:“府中得了王爺要巡邊的訊息,度著車隊早晚要到京師,以王爺純孝之心必定要進京報信,故而妾身與李氏早備下衣食木炭等物。黃公公若是等得,妾身這便安排人裝車,請宮中代為轉運。”

黃太監笑道:“王妃娘娘細心,奴婢這便回宮覆命,叫人來王府接車。”

他離去之後,桓元娘便將身子放鬆,緩緩倚進椅子裡,對李氏嘆道:“這些日子辛苦妹妹了,還要勞你帶人收拾東西。”

李氏福了福身,溫婉地答道:“服侍殿下與娘娘正是妾分內之事,談何辛苦?娘娘放寬心,遼東離著居庸關也不過一千餘里,待世子降生,娘娘養好身子,殿下也該回到京裡了。到時候聖上開恩,殿下進京覆命,豈不就能回府來與娘娘和小世子相見了?”

她掌著府中小庫房鑰匙,不一時就將早已備好的箱籠裝上馬車,宮裡恰好派了內侍來取行李,她便吩咐小內侍連車一起帶走。

元娘見她收拾得如此利落,含笑誇她:“妹妹做事清楚利落,來日得見殿下,我定不忘報你協管王府的功勞。”

李氏微微垂頭,自謙道:“也虧得漢中府給娘娘的堂兄家捎來書信,細寫了咱們殿下出行時備的行裝,妾才想道該準備些什麼。”

王妃娘娘雖不提家事,但誰不知道漢中知府是那位宋三元,桓王妃親兄長的心上人?她還在閨中時都聽過那本《宋狀元義結雙鴛侶》,雖然王妃性情端莊,不好炫耀,但她受了誇獎,怎能不順情誇誇王妃的孃家人?

她便愈發詳盡地說了一遍漢中府信中所附的清單,連連誇那位宋皇親。若非他來信告知她們王爺出行的時日、隨行人馬、備下的行裝,她們這邊才能恰好安排出該送的東西。

桓元娘默默一陣,垂眸道:“妹妹所言極是。日後殿下回京,或將咱們接往漢中,得了機會,我……我便請殿下和兄長答謝宋大人。”

她是再也不敢因自己私人恩怨而任性,做出妄議朝臣,損傷周王聲名之事了。

他們之所以從宮裡搬出來,又要出京去地方鎮撫軍事,豈非都是她當初任性,見了宋版書便要鬧起來,豈會被人抓住把柄,潑了殿下一身汙水?

當初她滿心只想著如何輔佐殿下,坐一代明君賢后,如今才知,原來她要做好一個賢王妃也不容易……

周王府中有人惦記周王,隔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