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後再得嫡子, 子幼母壯, 又有幾個成年的兄長壓在上頭,也不是國家安穩之兆。
新泰帝將彈章壓下,又尋錯處懲治了幾個劍指周王的御史, 順帶封了更年少的兩個兒子為秦王、晉王,敲打了齊、魏二王,京中局勢才復歸平靜。不過京裡這段風波隔著兩千裡地的路程,來不及傳到漢中就消散了,漢中府這一家君臣仍是過得安樂輕閒。
宋府尊背靠閣老座師,有權任性,考察期間就當自己已經留任,省了辭別官府、府中富戶、耆老這一套虛辭。倘若這時候京裡來個御史突降漢中暗訪,就會發現滿城官民父老並沒在哭天喊地地挽留知府大人,沒寫萬人血書,甚至連把萬民傘都沒做下。
不光治下百姓,天天見識著他與桓凌伉倆情深的府治官員,就連下頭諸縣官員也不知怎麼地,心裡就以為他就該跟著周王——的大舅子——同進退,天經地義,竟也沒有哪個送禮來恭賀知府大人高升。
宋大人於是也就照常處理公務、審斷下頭州縣遞來的案卷,按著氣溫、雨水狀況安排農事,帶帶學生,跟桓凌和經濟園的營造工匠們一道設計更大型的煉油塔……
給楊巡撫正在開發的石油產業設計。
楊巡撫考察延綏一帶有地面湧石脂水的地方,已圈定了一處人少、地面堅實、有水井可提水的地方煉油。如今豎起油井,考得日均採油可得二百斤許,他從漢中帶走的煉油塔便顯得太小,還要建做個能煉製這麼多油的大塔。
這種塔可不是等比例放大就行,從燃燒室到冷卻水管,到承重結構,到內壁耐火層……都要重新設計,做起來千頭萬緒,不是輕易可得的。好在楊大人先已運走了幾個小塔,暫時少採些油,用幾個小塔同時煉製,一天也能出十來斤汽油,三十餘斤柴油。
這些油便用大桶盛裝,深藏在陰涼的地窖裡,以防夏日陽光熾烈,曬得它自己著了。煉油剩下的瀝青沒處堆放,楊巡撫便寫信往漢中要了修路的工匠,又在本地徵發徭役,修起一條可容兩輛炮車並行的平坦大道。
這條路從榆林修往延綏舊鎮,又從延綏過西安伸向漢中。
路面平坦、堅硬,不怕雨雪,經得住能運送數百斤石料,鐵箍車輪的大車碾壓,軋過後也不留深坑,只餘兩道淺淺的車痕。這條路一旦修通,從關內調配兵馬就更迅捷;漢中、關中等糧倉之地運往邊鎮的糧食、衣裳、軍械也能及時供上;邊關負傷的將士、要回京獻俘的虜寇,亦可早些送回關內……
這路修起來只是略繁瑣些,但也不比黃土夯成的道路多費多少人力,修好之後又不易壞,他自己走在上面都喜歡。只可惜瀝青有些供不上,修一段就要停一段,從春到夏,也才剛修到延安府。
他正為瀝青供給不力之事煩惱,恰好就收到了宋時的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