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的身份,留戀起了只消讀書做題、隨宋三元和桓大人做試驗的日子,認認真真地施了一回大禮。
宋、桓二人各自答禮,他也只受了半禮,扶著那兩人的手臂,頗有些動情地說:“我雖是受朝廷之命而來,但咱們有緣師生一場,兩位先生既授我學問,便該受我師禮。”
他從兩位校長、老師手裡接過畢業證,開啟來細細看了一遍,捧著證書便要下臺。這回卻輪到兩位校長攔住他,含笑勸他:“林同學是漢中學院第一屆畢業生,哪裡有這麼輕易就走的?下頭的師弟們還等著你給他們講些治學經驗呢。”
他略略疑惑,臺下卻忽然爆起一片極熱烈的掌聲。林方回頭看去,卻見大禮堂內不知何時湧進了許多學生,都是他們熟悉的,曾與他們一道在廠房、田地做活的學生,如今正為他鼓掌,滿面羨慕欽佩地看著他。
這恐怕是他平生能教導最多學生的一回了……
林庶常心中泛起一股熱流,雙手合起證書,清清嗓子,朗聲說道:“既是宋先生與桓先生要求,那我就給大家稍微講講治《易》的要訣……”
第208章
庶吉士林方、常申,監察御史袁圖、餘涉、戶部員外郎白昌……
一位位優秀畢業生上臺領了屬於自己的畢業證, 又在臺上對著既可稱為師弟又可稱後生子弟的學生們講起了多年治學的經驗。初時是講五經、四書, 後來又講如何平日靜心讀書、科考文章技巧、君子立身之道, 乃至在漢中做試驗的經驗……
來聽講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不光研究生院的讀書人, 就連技術學院、蒙學院等地有心讀書上進的學生都從門外遛了進來。
老師們不加阻止,學生便越進越多,卻也都不敢高聲, 只悄悄站在後面聽臺上講話。
這幾位畢業生說是學生, 卻也只是來進修農科的, 經義文章都是可比他們校長、副校長的大家級水平。這一天在臺上作演講,又有種趁著最後時光將自家所學都灌輸給後輩學子的心態, 自是格外有激情。
臺上盡心傳授, 臺下盡力學習, 宋校長在旁看著這場景, 恍如中學課本上一篇都德的短篇,《最後一課》。
這最後一課拖得極長, 每個人都恨不能把畢生所學傾囊而授。一場畢業典禮從午飯講到晚飯, 又從晚宴講到夜宵, 校領導、府縣領導和優秀畢業生連開三宴, 普通學生吃完營養餐也要回來繼續聽……
直到三更已過, 夜色深沉,最後一位畢業生熊御史才講完話。
他下去之後,宋時以本校校長兼本地知府的身份站在臺上, 對臺下已看得出倦容,卻仍強撐精神聽講的師生們說:“我再講最後一句——”
純樸的古代學生還不知這句話真正的殺傷力,挺直腰身,努力集中精力看向臺上。
多好的學生……當年他聽見領導說“我再講最後一句”時,都得避著領導的視線翻個白眼兒的。宋校長默默感嘆了一聲,卻也沒把領導講話的習慣帶到這個時代,真的只講了一句:
“今日畢業宴會到此為止,諸生都累了,且回去休息吧。咱們這些做老師的、做官長的也暫在學舍裡歇一宿,明日再回城。”
堂下眾人齊齊應聲,他甩甩袖子,朝桓凌比了個請。
桓凌便以本府職位最高的僉都身份向臺下說道:“宋大說得是,天色不早,眾人就此散了吧。”
他們兩人並肩下臺,臺下久坐的趙同知等人也終於晃著麻木的腰腿站了起來,依官場次序跟著他們出了會場。
這一場畢業典禮之後,十一位來進修的天使終是要回去了。
漢中府早安排人將他們來時乘的車都改裝成了帶彈簧的減震車,又備了他們回京後各自需要的裝置。為著他們回京後立刻就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