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節,二妮兒,欣欣向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完美的男人朝夕相處,陶陶的心情異常複雜,心裡既有嫉妒,又覺得蠻幸運,再說,那男人對自己這麼好,就算她是白眼狼,面對這樣的男人,也不好挑剔什麼了,更何況人嗎是感情的動物,尤其女人,她不信一見鍾情卻架不住日久生情,哪怕不是愛情也有親情。
在陶陶心裡,這個世界最親的人,不是她的死鬼姐姐陶大妮而是七爺,陶大妮自己一面都沒見過,更沒有什麼接觸,而七爺卻朝夕相處。
她們之間將來會發展到那一步,陶陶自己都不知道,她也不想費這個腦子琢磨這些有的沒的,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感情的事兒變數太多太大,不是能未雨綢繆的東西。
想遠了,拉回來說現在,總之出來之前陶陶做夢也想不到三爺是這樣接地氣的人,雖然他在府里弄了塊地兒,跟個農夫一樣耕種,陶陶卻覺得這種行為是作秀,專門做了樣子給皇上看的,用以證明他並無爭位之心。
不管是誰,只要做上金殿上那把至高無上的龍椅,就會變得異常敏感,也會格外多疑,哪怕夫妻父子之間也會生嫌隙。
而皇上之所以喜歡別人稱他萬歲,就是因為沒有一個皇上在活著的時候,會相信自己連一百歲都活不了,事實上,就歷史而言,能活到五十以上的皇上都沒幾個,活到七八十的就更少了,過百根本不可能,一萬歲純粹是自己蒙自己呢。
不管怎麼說,只要在位的皇上對所有人都有深深的戒心,哪怕兒子也得知道避嫌,而無數歷史事實告訴陶陶,越是韜光隱晦,看上去不可能的人,往往野心最大,心機最深。
三爺所有的行動,都讓陶陶認定,這個看上去淡泊名利的秦王殿下,對皇位只怕勢在必得,所以,陶陶跟三爺接觸的時候,雖近卻不親,就是因為陶陶覺得他的心機城府太深,有些莫名的懼怕跟戒心。
這是人下意思迴避風險的反應,但這一趟南下卻讓陶陶對秦王有極大的改觀,也親了許多,而且,三爺對她並沒有嚴加管束,出了京反倒跟變了個人似的,對她沿途做買賣的事兒,不僅未說什麼,還特意派了潘鐸幫她。
潘鐸本來就是南邊人,又極能幹,人頭也熟,還沒到地兒呢,陶陶帶來的陶器就賣了個精光,還簽了一大摞訂單,均付了定錢,潘鐸還異常膽大的把陶陶的訂單書信夾在了三爺的加急奏摺中,叫人送回了京城。
對於潘鐸這樣的膽大包天的行為,陶陶一開始還有些怕,偷偷觀望了兩天三爺的臉色,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才放了心。
不過,三爺的好脾氣一到了南邊就沒了,船一泊,就匆匆上岸,回來的時候臉色更是難看,陶陶見這情形,也格外乖巧,不再到處瞎逛,也就子萱這位大小姐玩瘋了,只要船一停,就跑沒影了,哪怕陶陶不去她也得去,後來到了織造府住下之後,更是連人影都逮不著了,反倒是陶陶不怎麼出去,便出去也不會逛太晚,三爺回來的時候必能看見她。
陶陶端了茶盤子進來,見三爺正來回踱步,臉色難看之極,這幾天幾乎一回來就如此,她已經見怪不怪了,陶陶把手裡的茶盤子放到炕桌上,端起茶碗,遞到他手邊。
三爺臉色略緩了緩,接過喝了一口,就放到了桌案上。
陶陶忍不住道:“您就是再生氣也不能不吃不喝啊,您不總跟我說,身子是自己的嗎,當保養才是,一生氣就耽擱飲食,吃虧的可是您自己的身子,若是病了什麼事都幹不成了。”
三爺嘆了口氣:“哪裡吃的下,朝廷每年那麼多俸祿養的不是官是一群餓狼,良心都被狗吃了,今年一開春,南邊各州府一再上奏,要治河的銀子,父皇著戶部撥了整整一百萬兩銀子用於此項,上個月各州府的官員還紛紛上奏表功,說自己所轄之地修了多少多少裡河堤,固若金湯,能保數年無水患之災,父皇大喜,讓吏部逐一表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