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各有想法
瘋子在狂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各有想法,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瘋子在狂奔,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之前對於稅收的改革,以及一系列對耕牛、農具等向百姓傾斜的政策,讓許多百姓得到了實惠,也激發了他們的生產力。
對農業的重視讓本就地位低下的商業更加艱難,尤其是聽說皇上親自下令在試種某種作物,可以讓產量成倍翻番。這更加刺激了農業的發展。
在本就重農抑商的國策背景下,沈家的生意這幾年並不是特別順利。加之朝廷與草原關係惡化,關貿關閉,以及沿海倭寇日益猖獗,許多貨物銷不出也進不來,沈家每日的虧損頗高。
原本沒有風險的民生生意糧食,也都出現虧損。戰爭少了、種地的多了,大家收成也高了,買米的人少了,沈家米倉屯的那些米銷售緩慢,價格也不斷往下降。
如果說這些虧損靠著沈家多年的積累和其他生意都尚可承受,那麼接下來突如其來的一件事可打破了沈家的產業平衡。
由於沈萬三的做主,為沈芸挑選了一家王姓的親事。
王家是做布匹、絲綢和海外貿易的,實力比不上沈家,但也算不上末流。
兩家定下親事,成親的日子需等到沈芸守孝三年滿了再進行。
本來沈萬三的意思是早日完婚也可,不過沈芸在這件事上卻是異常執拗。不過想到已經定親,完婚只是遲早的事兒,沈萬三也就沒有再強逼,畢竟物極必反。
沈芸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除了對守孝,同時也是對規則的抗拒。她在用自己僅有的一點能力來爭取尊嚴。
沈家的兩個兒子見老爹已經做了決定,自知再爭無用,因此也都不再對趕走沈芸的事忙活,而是各自開始攬財。
他們揹著沈芸花重金買通了幾位掌櫃,支走了一部分銀兩;又以沈家的名義,造假將一些商鋪抵押,貸了大量金錢。
二人這樣做的目的倒也不壞,為了給自己賺些錢財。因為他們怕沈芸真正掌權後,記恨他倆,那時他倆再拿不出一分本錢。
不過按理說兩人這麼多年,應該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況且既然是生意,再優秀的商人也有虧損的時候,他們哪來的氣魄和信心認為就一定會穩賺呢?
因為王家。王家自從跟沈家結上親後,儼然無形中擴大了影響力,生意上的事也順當了許多。
無論沈家自己內部是怎樣的關係,家醜不可外揚,在外人看來,沈芸的叔叔就相當於她的父親。
所以,王家送了不少禮物給二人,拉近彼此的關係。可不要天真的以為王家只是簡單重視這門姻親,主要還是為了錢。
做過生意的都知道,手裡永遠都是流水資金。那些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大佬,身後也是數億的高額貸款。
王家也是如此,他們從海外進貨,都是透過各方面湊足成本,待到貨物出手先補上其他成本,剩下的小部分才是利潤。
不過在與沈家結親後,他們得到了沈家的幫助,但是以沈萬三的老奸巨猾和沈芸的精明,不可能傾盡全力幫助王家。
這時候,王家就將目光盯上了沈萬三的兩個兒子。
結果也沒讓王家失望,沈芸的兩位叔叔在王家的蠱惑下,費盡心思搞到大量錢財,參與了王家的海上生意。
這可把王家樂壞了。平日裡無論是拆借還是貸款,都需要額外支付大量利息。現在有了這筆錢,不僅替他們省下大量利息,而且將王家的風險也分擔了許多。
至於事成之後的利潤,王家一手操作,還能讓別人佔了便宜?因此,這次的海船要比平日裡多出三倍,注入的資金也是多出數倍。
就在眾人等著賺取雙贏之時,海上卻並不平靜。
此時倭寇在沿海已經愈發猖獗,由於大明此時對於廣西、福建等沿海一帶還未開發,這些地方雖說是大明領土,不過卻並不富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