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開掛的豬腳人生,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噔,這是宮裡的人,終究是來了。那人身著藏藍色宮服,體型稍小,面白無鬚,眼角微微向下,看人的時候稍顯陰沉。這樣的人,一看就不好惹,錦繡縮縮腦袋,希望能降低一點存在感。
王公公打量了許久,久到錦繡忍不住想出聲制止,才略笑了笑道,“葉大人好福氣,府上的姑娘一個比一個出眾。咱家活了這麼久,真沒見過比葉三姑娘還靈氣的人。”聲音尖細,看錦繡的目光如同看上等的貨物,透著驚歎。
葉啟文撫著美須,謙虛了幾聲,直道“過獎,過獎。”彼此之間心知肚明,卻又默契地打著啞謎。
李氏回了屋子後便示意身邊人出去,似要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話說。錦繡則一路不語,眼下也是垂眸站著,不言語。屋子裡靜得很,空蕩蕩地,一個坐在高位上,一個在下面立著。
一時靜默過後,李氏先發制人,對錦繡道,“你也看到了,今日來的是淑妃娘娘身邊的王公公。淑妃娘娘身體不適思親甚切,特意派王公公來葉府接人進宮陪伴。”
“接的那個人不會就是我吧。”
李氏似笑非笑地看了錦繡一眼,道,“你說呢?”
“我?”錦繡指著自己,明知故問道,“母親是在開玩笑嗎,且不說宮規繁雜,淑妃娘娘只是一宮之主,未必有這個權力將人接進宮去。單看家中姊妹幾人的交情,淑妃娘娘思親思的應該也不會是我吧。錦姝妹妹前幾日都還在唸著長姐呢。”
李氏當然也不在乎錦繡反駁什麼,左右這事不是她能反對的,因而盯著錦繡直言道,“你也不是個傻的,今兒什麼情況不會猜不到。淑妃娘娘是你長姐,花了一番功夫接你進宮是你的福氣,莫要不知好歹,讓大家都難做。如今趙家大公子已經賜了婚,真要算起來你也是退過婚的,想要再說什麼好人家可就難了。”
錦繡不知道是該怒還是該笑了,見過不要臉了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如今皇上一令之下已無選秀,那些趕著進宮的,有幾個成了事?退回來的時候還白白汙了名聲,別說許好人家了,許不許的出去還是一說。李氏此言,要的不就是她進宮替淑妃娘娘爭寵麼。頭一次,錦繡不願忍下去,“母親說的這麼好,不若自己去好了。”
“放肆!”李氏怒喝,那眼神恨不得生吞了錦繡。
錦繡自知這話不規矩,不過誰叫他們如此不要臉呢。她是庶女,庶女就能隨意擺佈嗎,那堂上父子三人,不說都參與了,起碼也點頭了。原來還以為葉家兩兄弟算是君子,沒想到竟然也和葉啟文一樣不是什麼好鳥。
也是,哪能指望歹竹出好筍。
見錦繡如此,李氏嗤笑一聲,“你許是弄錯了,今兒叫你過來,不是為了商量,而是通知。”
“母親這是看我一個庶女好欺負,硬是要把黑的說成白的。”
李氏道,“好欺負,難道不是?你莫不是還在指望著你那舅舅,揚州刺史,確實是位高權重,不過這裡是京城不是揚州。地方官員,無詔不得入京,你覺得你還能靠誰呢?”
“忤逆父母,可是不孝,傳出去你舅舅臉上也不好看。”李氏緩緩道。
錦繡不甘心,“我若不去母親還能如何?”
“你那兩個丫鬟,一個還在後院的屋子裡關著,一個已經在送往後院的路上了。她們的主子都分不清事理,你說說,我要她們留下來有何用?”
這就是明晃晃地威脅了。錦繡怎麼說也是葉家小姐,知秋和知夏卻不同,真要出了什麼事,也沒人會找上門。李氏仗著的就是這一點,且錦繡毫不懷疑她會做得出,視人命如草芥,沒有比更冷漠更殘忍的事了。想到如今還沒見到的知秋,錦繡心中擔憂,只盼著李氏還有一點良知在。
難道這一回,就真的要如了李氏的願。錦繡不語。
李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