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開掛的豬腳人生,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點,也就夠了,知道再問下去也問不到什麼。
“得了,這信兒也傳到了,奴才先在這裡祝賀淑妃娘娘一聲了。”李福收了人家的禮,怎麼也該講幾句好聽的。
“承公公吉言,還請公公回去多美言幾句。”說罷又提了幾句恭維話。
李福笑眯眯地走了,留下的幾個宮女嬤嬤也站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張嬤嬤則淡定多了,大喜之後便馬上想了清楚,皇上這都不少天沒來未央宮了,這回來確實因為那位三姑娘。張嬤嬤以前也伺候過李氏一段日子,對著文氏一對母女也沒什麼好感。
雖說如今三姑娘進宮時幫她們娘娘爭寵的,可她還是打心底裡舉得自家娘娘受了委屈。天下女子,有誰願意把丈夫分給其他人。說到底都是庶出的,張嬤嬤也沒太把她放在心上。
可如今這庶出女竟然連皇上都驚動了,那就不得不妨了。再一聯想那位的長相,這下不得了,得去和娘娘好生提一提。
想了一會兒,張嬤嬤就吩咐幾人散了,各自去做各自的事去。她則回主殿稟報淑妃娘娘,商談一下到底該怎麼做。
皇上親自過來用膳,這可是天大的殊榮,萬萬不能出了差錯。如何商議,不做多言。只說錦繡聽了訊息時,其中驚訝遠比張嬤嬤多地多。
她正在泡花茶,水都已經煮好了,小聲翻滾,咕嚕咕嚕的,大概就是第一沸的魚目微有聲了,正準備動手,知秋卻突然拿著調料過來,說是要加一點,還有往裡面摻點新茶。
錦繡肯定是不同意的,這不是毀了她的花茶嗎,這可是第一回泡,因而怎麼也不讓知秋動。又聽她說什麼,茶是要加的,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自古就是如此。
這個道理錦繡是知道的,可是她就是固執地不願遵守,誰說花茶就不能單獨泡了,花茶也是要清飲,加那些東西做什麼。所以爭了半天,還是如了錦繡的願。
這回泡的是茉莉花。錦繡院子裡的花向來開得極盛,形狀又好,知夏她們摘得時候又都是挑挑揀揀,十分小心,所以曬出來的花都是上品。如今泡開了,一朵一朵地在熱水裡綻放,每一片花瓣都清晰可見,不久,全浮在水面上。
花是有靈性的,錦繡從不懷疑,即使是曬乾了的花,遇了水還是好看地令人驚歎。
錦繡替自己倒了一杯,轉而又替知夏知秋葉倒了。十指尖尖,襯著瓷白的小盞,真不知道哪個兒更白些,知夏看得入了神。
輕呷一口,唇齒之間都是茉莉的清香,“如何?”錦繡略帶得瑟地問兩人。
確實不錯,知秋點點頭,所說與時下人炮製花茶的方式不一樣,可也別有一番滋味,倒是她錯了,所以老老實實地承認,“還是姑娘說的對,要真按我那法子,恐怕就不好喝了。”
錦繡又道,“下次還可以加點香草,沒準味道會更好。”
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都是好東西,可是不知道這個朝代究竟有沒有。
知秋知道香草可以製作香料,可以萃取精油,甚至當成調料也是可以得,不過配上花茶還是第一次見,不過她又把這歸功於姑娘看得書多。
“屋子前面有塊挺大的空地,就這麼放著太可惜了,姑娘可以種點花草。”知秋建議到。
錦繡搖搖頭,還是算了,現在連住的地方都是別人的,還是安分一點吧。
正品著茶,那邊跑過來一個宮人,對著錦繡一番耳語,說是皇上要來未央宮用午膳,淑妃娘娘請錦繡去小廚房幫忙。
說得委婉,不就是讓她過去做飯嘛,看著宮女的架勢,以及身後跟著來的幾個人,想推辭顯然是不可能的。
知夏和知秋對著她們依舊是一副模樣,橫眉冷對,不卑不亢,這應該算是消極抵抗了。
要是平時錦繡還能取笑兩句,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