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元徹是做足了心理準備的,可他沒想到,等他們真出去了之後,竟然什麼都沒幹!

說沒幹也不合適,因為好歹守在碼頭看了半天。雖然他看不懂到底要看什麼,但是邊上的幾個人分明看得興致勃勃。因為自己看不懂,所以沈元徹便覺得無聊透頂,他挪到了顧準旁邊,百無聊賴的問了一句:

「這些人到底在運什麼?」

「錢。」顧準回他。

沈元徹一下子就來了精神。忽然就不覺得無聊了:「這些船上裝的竟然都是錢?誰家這麼有錢?咱們是要抄家嗎?」

顧準無奈地看了看他:「想什麼呢?這些都是朝廷的糧稅。」

自從他們改徵收實物為徵收銅錢後,不過兩三個月的功夫,鹽官縣的糧稅就全都徵上來了。今日這些人運的就是錢,準備將這些糧稅透過海運運往京城。

鹽官縣畢竟是頭一批改革稅法的縣城,皇上此番前來,其一是為了製鹽,其二也是為了看看這新稅法到底執行的如何。有李況看著,中間自然是沒有出現什麼紕漏。皇上聽李況介紹,雖然只報了一個大概的數字,但皇上心裡也清楚,今年的稅收並不比往年的少,甚至還有可能更多。以前收上來的糧食雖多,但是從地方到京城,每一層都有官吏盤剝,最後運送到京城的糧食,遠沒有一開始徵上來得多。勞民傷財,不過如此。

如今換成了錢,管理又處處嚴格,一切井然有條,事情不僅簡單也高效多了。最重要的是,國庫並沒有什麼損失,這便說明此次變法還是大有可為的。

在碼頭站著看了半天后,皇上又去了常平倉。

今年的常平倉難得遇見了一個大豐收,且收出來的都還是新糧。如今秋稅雖然徵收完了,但是常平倉還在對外糧。一行人趕過去的時候,便有一農戶拉著一車的糧食說要過來兌錢。

那小吏不敢耽擱,登記造冊之後,便按照市價稱好、給錢,中間並不敢糊弄或者盤剝百姓。

皇上看到這裡不住地點頭:「管得不錯。」

李況也不邀功,只道:「鹽官縣之前落馬的吏員不再少數,有了前車之鑑,他們也不得不守法。」

這話不假。就連太子也覺得,在某些地方鹽官縣管得確實比京城還要好,未此他還私下同顧準而感慨了兩句。

顧準卻不像他們這樣樂觀,反問道:「殿下覺得他們為何聽話?」

太子未曾多想便道:「自然是因為李大人御下有方。」

顧準頷首,正是這個道理,不過他又問:「倘若我師父如今不在鹽官縣,殿下覺得這糧稅改革還能推行得下去嗎?」

這……沈元景忽然沒了聲音。

這事兒他還從來沒有思考過,不過粗略一想,似乎是不行的。

顧準也知道不行,如今的局面就是,朝廷所說的變法完全只依賴於一個人或幾個人。如果沒了這些中流砥柱,這變法自然也就無疾而終了。他師父在這場變法中扮演的角色便是一個主導者,一旦他師父落敗,這場變法的結局也註定會失敗。可一場變法,若要依賴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才能順利進行,那這場變法還能算是個成功的變法麼?

顧準表示懷疑。

太子思量許久,卻也不得不正視現實,承認道:「倘若沒有李大人,那這變法只怕維持不了多久。」

顧準又順勢問道:「那殿下覺,得什麼樣的變法才是一個成功的變法呢?」

「國富民強。」太子道。

顧準心裡一笑。其實他師父也是這麼想的,所做的這一切也都是為了富國強兵而努力。這也是顧準與他師父相悖離的地方。

從前顧準也覺得所謂變法不過是為了富國強兵,可自從經歷了這些之後,顧準忽然有了別樣的想法。變法的推動者是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人之力

風消逝

鬥羅之盤龍橫掃

盛世妖龍

重生成大神

雪耶

穿成反派後全網都在磕我的cp

冰糖火鍋

穿越終極一家我來了

時笙cp

校園戀愛簿【1V1高H甜文】

吃甜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