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況刨根問底:「那又該如何解決呢?」
顧準拿出了他這陣子搗鼓出來的溶劑。
這也是他從那些書上面學的,在此之前,顧準還從來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稀奇古怪的東西。
顧準這陣子天天在屋中枯坐就是為了這些。不過顧準只是看了系統給他的那些書,卻也壓根沒有什麼實驗的器材,這些溶劑也都是他一點一點嘗試著做出來的,中間不知失敗了多少次。其一是因為不熟悉,其二,麼自然也是因為條件有限。
顧準知道這些東西已經超出自己的時代太多,本就不是出現在此時的東西,若想強行做出來,難免會有些瑕疵。
只是有瑕疵總比沒有的好。
顧準直接做起了當著他們的面,給這些人示範了一下如何精細提純。提出來的純度自然是不高的,但是比之從前已經好了不少。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從上午忙活到了下午,顧準終於將提純後的細鹽送上了桌。
沈元徹目瞪口呆:「看著還真像那麼一回事。」
顧準回之以冷笑,要不然呢?他是在頑笑嗎?
沈元景又問:「這法子也能應用在海鹽上面嗎?」
「自然是可以的。」顧準接著道,「這裡面最難辦的就是這些溶劑的提煉了,不過若是請那些老工匠過來交由他們去做,沒準會做得更好。我不通於此道,火候和溫度控制的都不是十分得好,所以做出來的東西雜質也多。」
顧準說著,又吩咐了廚房用他們造的這些鹽做些吃食,請他們幾位品嘗一二。
因催的緊,廚房那邊也不過只做了兩道菜就送上來了。
菜端上桌的時候,一夥人迫不及待地就動了筷子。一方面是因為餓,另一方面也是想嘗一嘗味道。結果根本嘗不出什麼區別,跟朝廷做出來的鹽毫無二致。
沈元景更為激動了。
鹽可不僅僅只是個調味品,更是一種政治優勢。若是朝廷掌握了這種製鹽的方法,那他們勢必會造出更多的鹽,若是運用得當的話,屆時朝廷便再也不缺錢了。
這些製鹽法,不僅功在當代,也利在千秋!
沈元景鄭重其事地道:「顧公子,我替朝廷上下跟黎民百姓謝謝你。」
「先別著急替他們謝,這法子還只是其中一種。」
沈元景探身問道:「竟然還有別的嗎?」
「自然是有的,比起這個或許更為簡單,只要配好滷水,一種為黃鹵,一種為黑鹵,兩種滷水根據一定比例混合製鹽,也能得出來細鹽。這做法我這邊也是有的,只是趁手的東西不多,所以沒做,來日若有旁人接手,把這方法教給他們也未嘗不可。」
沈元景激動的快要說不出話來了。
顧準卻就此打住,話風一轉:「只是,太子殿下又如何能保證,待來日官府製作了更多的細鹽後,百姓又能不能吃上呢?」
「這……」沈元徹嚷嚷了起來,「朝廷制的鹽多了,百姓自然可以吃到。」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
顧準看了看李況。
李況深思一番,最後道:「我會向皇上上書,建議在朝廷開闢一個新的官署,專門負責細鹽議價,將細鹽的議價權單獨分出來。百姓所有建議,可直接透過新官署反映,新官署不對鹽課負責,不對朝廷三司負責,更甚至不必對聖上負責,只負責根據民生商議鹽價。」
顧準知道,這已經是極限了。
沈元景聞言也止住了話,其實他們心裡都知道,這樣做興許根本沒有多少意義。稅收本質還是為了朝廷開支,若是朝廷缺錢,實在很難相信他們不會透過多徵稅來實現收支平衡。到那時,甭管市面上流通的鹽有多少?他們鐵了心要徵稅,百姓還能不讓徵麼?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