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總歸是一份善緣。
顧準解釋完之後也是立馬跪下道謝。
他能平安歸來,裡面少不得有他師父的助力。還有他這一對弟弟妹妹,這麼久了,也都是師娘幫忙照看。反倒是他這個做兄長的沒有出過一份力不說,反而總是惹出一些是非來。
李況將人扶起來,心裡也是後怕:「平安回來就好,其餘的話也都不用說了,你我是師徒,計較這些做甚?」
「就是。」李夫人也笑著道,「你能回來就是最大的喜事兒了。你是不知道,你這一陣子失蹤咱們都慌成什麼樣了,生怕你真出了事兒呢,好在老天庇佑,讓你遇到了太子殿下。」
李夫人說著看像雙胞胎。
本就沒了父母若父母擋在前面的大哥都沒了,那往後的日子也就更難捱了。縱然有她在旁邊看護,可終究比不得血脈至親了。
未必,李夫人還交代了一句:「只是這回出的事實在嚇人,往後你也別一個人單獨出門了,免得再遇上什麼歹人,咱們可經受不住再一次的驚嚇。」
顧準聽著卻有些為難。
若要時刻身邊都帶著一個人的話,那也不切實際。畢竟就他這個家底哪能養得起什麼小廝武師呢?這不是做夢麼。
系統趁機道:「看來你也知道自己有多窮。」
顧準懶得搭理它。
李況聽著他夫人的話反倒覺得有理,餘光越過顧準看向邊上一言不發的韓斯年,忽然間靈機一閃。
只是有些話不適合如今說,李況見了徒弟,知道他平平安安之後,便趕緊領著他們去了裡頭用飯了。
天大地大總大不過吃飯。
今兒來的人有些多了,廚房裡頭再做肯定是來不及的,李況直接讓人去附近的酒樓端了幾盤菜過來。
沈元徹坐上了桌之後便大大咧咧地吆喝開了:「喲,李大人今日可真是下了血本了,平日裡,一年到頭也不見得吃得這麼好。」
李況熟知沈元徹的本性。聽到這句話之後也是淡然的回了一句:「怎麼吃的都堵不上世子您的嘴?」
沈元徹哼了一聲。
又是他的錯,他不說話還不行麼?這一個個的就知道欺負他。
不行,他得化悲憤為食慾,把這一段好好吃回來。一想到這些菜都是李況花自己的錢買來的,沈元徹吃得就更痛快了。
一桌上都是熟人,也沒什麼食不言的規矩,李況飲過兩杯酒之後便有一下沒一下地試探沈元景。
其實動手的到底是誰,稍微想一想便知道了,李況好奇的是太子究竟怎麼想是要一查到底呢,還是選擇隱忍?
若是可以的,他也不妨推波助瀾一番。想到自己淪落到鹽官縣當一個小小知縣,李況便對京城那一位舊怨難消。
沈元景也未想清楚,只能道:「走一步算一步吧。我被救回的訊息已經遞上去了,想必要不了多長時間父皇便能知道此事。他願意派人前來檢視也好,不願意也罷,旁人還能逼他不成?」
那確實,李況夾了一片藕細細品味。
不過他倒可以暗示一番。
比起慣會裝模作樣的二皇子,李況對這位性格溫文爾雅的太子更有好感。只是許多事情他們有好感是沒用的,關鍵還得看皇上有沒有好感。他們影響不了皇上的決定,也左右不了皇上的想法。說實話,朝野內外亂成這樣,裡頭有一大半都是蘇貴妃母子倆弄出來的。可誰讓皇上寵他們呢,寵到百官明知道是誰在作祟,卻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直言規勸。
甚至有那等善於鑽研,所幸直接與蘇貴妃母子倆綁在同一條船上。譬如這次抓了他徒弟的王知縣。
這個王知縣倒下了,往後未必沒有更多的王知縣,是以李況放下筷子:「我這衙門雖說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