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這事兒到底還是程相的不對。
把蘇貴妃趕走之後, 皇上獨自生著悶氣。
程相為什麼這麼做, 用腳趾頭想想也能明白。無非就是覺得老二勢大,已經壓過太子的風頭了,所以想要借著婚事的名頭壓一壓。皇上也不是真糊塗, 所以好多事情他也就這麼半推半就地應下來。左右這次的事兒確實是對不住老二,皇上思來想去, 便又賞賜了不少東西送去榮寧侯府,算是給蘇貴妃還有老二一個交待了。
且不說榮寧侯府一大家子說到這些東西有多高興,蘇貴妃那兒卻氣的半日都沒有吃東西。末了,她還不死心的去找了太后,想讓太后幫著說說情,看看這個事情有沒有迴轉的餘地。
太后哪兒會應下這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她平常就是萬事不管, 求到她頭上, 那註定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太后也懶得打太極了,她可不想蘇貴妃一而再再而三的到她這長樂宮來煩她,所以太后直截了當地就拒絕了:
「聖旨竟然都已經下了,哀家勸你還是不要再折騰了。這次婚事定得匆忙,你與其在這怨天尤人,還不如去皇上那兒給老二多討些好處來。」
蘇貴妃聽得一肚子不痛快:「難道真就讓她當這皇子妃?一介孤女,怎配堂堂皇子啊?」
一介孤女?
沈令儀剛好這會走了進來,聽了這話頓時心裡膈應極了。
她匆匆進門, 依著禮數給蘇貴妃行了個禮後,便不輕不重地道:「貴妃娘娘,此言差矣,這位寧姑娘也是有親人的,且她生母猶在,如何算得上是孤女?」
蘇貴妃有些口不擇言:「即便不是,她也配不元灝。」
沈令儀也沒了什麼好臉色:「配不配得上咱們說了都不算,只有皇伯父說了算。這聖旨是皇伯父下的,明若不滿去求他便是,何故來煩皇祖母呢?」
再者說來,三娘也未必願意嫁進皇子府,別人也是被迫領了旨意,這母子倆倒是先嫌棄上了,什麼道理?
蘇貴妃正想呵斥,可僅有的一絲理智讓她想起來眼前這一位不是一般人。得罪了她等於得罪了太后,不值得。
蘇貴妃只能暫且忍著,只不陰不陽地來了一句:「不是自家出了事,自然能心平氣和的說著風涼話。是我不該來的,母后,今兒您便當什麼話也沒聽到,我宮裡還有事兒,便先回去了,失禮了。」
說罷,蘇貴妃便福了福身,頭也不回地離開。
沈令儀瞧了瞧太后,又從她臉上看出了些許無奈。
「這個蘇貴妃……」太后欲言又止。
在太后看來,這婚事也有一些不妥。
寧家那個孩子她也是見過的,樣樣都好,唯獨命苦了一些,若她父親還在的話,這婚事倒也未嘗不可。只可惜她早早的沒了親生父親,如今便是頂著侯門嫡女的身份,也沒多少人真把她當一回事兒。這種婚事往後若是成了的話,依著蘇貴妃這跋扈的性子,寧家姑娘的日子必定不會好過。
可憐了那姑娘了。
聖上次婚的訊息,不出半日便傳遍了京城。
之前人們大家都在觀摩究竟是誰能當上二皇子妃,那些有著凌雲志從龍心的,已經早早盤算起了自家有什麼適齡的女孩,若是能夠得二皇子看中,說不定自家以後還能一飛沖天。只可惜,盼來盼去,就盼了這麼個結果。
之前沒被二皇子挑中的人家,聽聞此事心頭一陣痛快。他們雖然不敢說什麼,可心裡也覺得這母子倆是活該。鼻孔長在眼睛上,不拿正眼看人,早晚都會遭報應,
這不,報應來了。
有這麼一個皇子妃,註定得不到孃家半點助力,這對心高氣傲的蘇貴妃母子倆來說,可謂是個不小的打擊。要不怎麼說活該呢,早點把姿態放的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