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睡得太久了,翌日醒來總還有些昏昏沉沉的。
顧準用過早飯便開始回憶自己的考題與答卷,思索了一番也找不出什麼錯,於是便靜待放榜了。
聽天由命吧。
貢院的學子離開之後,大門依舊緊閉。
考生們的考卷在糊名易書之後,再經過層層對讀,才終於到了閱卷這一關。不過閱卷過程也同樣繁瑣,自從臨安府前兩年出了舞弊一事之後,科舉考試便謹慎了許多,較之從前更為嚴苛。當然這份嚴苛不僅是針對學子,更針對考官。朝廷有那麼多雙眼睛盯著,這一層接著一層的監督,實在沒有多少人敢動什麼歪心思。
眼下諸位考官也是透過抓鬮各自閱各自的卷子,彼此之間再無交集,只能從他們眉宇之間流露的情緒判斷這份試卷的優劣。
此次主考官乃翰林院趙學士。
因臨安先前科舉出了漏子,趙學士此番前來也是被聖上叮囑,務必嚴以待之。趙學士路上也想過可能會遇到些亂相,不過如今想來還是自己多慮了,臨安府內風氣不錯,並沒有多少人敢知法犯法,在科舉中作亂。其實不僅是風氣好,連文風也好。就他手裡看過的這些答卷中,並有一些寫的分外出眾,比之京城那邊的也不差了,甚至還要更好。
可話說回來,好歸好,卻沒有一份讓他感覺十分驚艷。直到日落之後,趙學士重又拿起了下一份,這回他卻覺得是看得一愣,而後趕緊細看起來。
第103章 解元(上) 錢贏回來了
趙學士連著看了三遍。
這篇時務策跟以往看到的任何一篇都不一樣。好比後面一道題, 別人答的都是對和錯,這份答卷提出了第三個觀點,介於對錯之間, 叫人讀來耳目一新, 又忍不住跟著他的設想走了一遍。只要一想到這個法子來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就叫人滿心激動。
不錯, 想法雖說還有些瑕疵, 但卻是未嘗不是一個良方,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良方,瑕不掩瑜。
趙學士忍不住懷疑, 整的朝堂之上就沒有人想起過這個法子麼?難道那些朝廷命官還比不上一個小小學子?這麼一想,趙學士又覺得開科取士實在是一樁好事, 當官當得太久了,想出的解決之道基本都沒有什麼差別,被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毫無新意。
因為有著一份答卷,趙學士心情忽然變得好多了,精神也為之一振, 很想看看接下來會不會再有這樣新奇的答卷。不過很可惜, 優秀答卷是有不少的,這種特殊的卻獨此一份。趙學士雖然沒有看到寫出這份答卷的學子,但已經在腦中勾勒出他的輪廓來。
——這大抵是個深謀遠慮的中年人,足智多謀,精明睿智,如若不然,行文也不至於這麼老道。
閱卷足足越了五日,因這文章不僅僅只是披閱一遍便夠了, 閱過之後還要換著來閱,尤其是排在前面的那幾份考卷,流程更為複雜。
五日過去,這名次自然也就快要定下來了。
沈元徹這兩天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
若不是貢院那邊管得實在太嚴、他父王那邊又耳提面命讓他不要惹事生非,沈元徹甚至想要動用自己秦王府世子的特權,讓人進去提前打聽一下名次了。
這主意他也跟顧準透露過,結果顧準只回了他一個看傻子一樣的眼神。
「你若真這麼做了,只怕你父王該直接從京城那邊衝過來了?」屆時,少說也是兩條腿起步。
被他這麼一說,沈元徹只能作罷。
沈元徹又換了別的話題:「你就不好奇自己能不能拿案首嗎?如今外頭都在下注,你怎麼就不給自己下一注?」
聽到下注的這件事情,韓斯年臉色就複雜了起來。
顧準卻無所謂:「這種東西有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