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子面子都丟了。
結束之後他還想在顧準那兒撈回一點面子,可他剛準備動嘴,便發現顧準左邊站著沈元徹, 右邊站著蘇墨言, 後來還跟著據說是此次倒數第一的秀才, 同樣對他敵視滿滿。李周沉了沉氣, 無功而返。
他倒不是因為輸不起, 只是沒必要。眼下人那麼多,他上去也只是雞蛋碰石頭,他自己怎麼樣不要緊, 若是牽連到家裡人就不好了。只是這個仇李周還是記下了,所謂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他也沒有必要逞這一時的口舌之快。
只可惜現在後悔顯然已經晚了,今兒過來參會的人對李周都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象,印象普遍都不怎麼好,畢竟誰也不喜歡故意挑事的,尤其還是在這樣的場合下面挑事, 擺明瞭沒什麼腦子。
這樣的人能考進前三, 實屬浪費名額。
考中秀才之後可去府學讀書,另有免糧稅的優待,只是顧準家中並無田地,這一優待對他來說可有可無。至於府學,顧準也覺得並沒有必要前去,他師父就是進士出身,府學裡面想必也沒有多少人能比他師父還要學識淵博。
從別院裡面出來之後,顧準便準備同蘇墨言辭行。
本以為今日一別少說要一年之後才能再見, 不想蘇墨言卻笑著道:「顧兄先別急著告辭,這回我還得與顧兄一道啟程前去鹽官縣。」
沈元徹立馬炸了:「你去鹽官縣幹什麼?」
蘇墨言解釋:「李大人在鹽官縣當父母官,我若不知道也就算了,可如今知道了若是不去拜見,豈不是有失禮數?」
此事說來話長。
蘇家出了一位貴妃娘娘,正是蘇墨言長姊。蘇墨言同皇宮裡面的那位二皇子是親表叔侄,雖差了輩分,不過年歲相當,幼年他也入宮伴讀在李況手底下讀了幾年書的。只是蘇墨言雖與二皇子是親戚,卻與他說不到一塊去。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以蘇墨言一直謹遵君臣禮節,並沒有同他這位表侄有什麼過多的牽扯。只是蘇墨言約束得了自己,卻約束不住家裡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