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斯年稀里糊塗地聽完的聖旨,再起身的時候,宣紙的太監已經恭恭敬敬的稱他為韓將軍了。
小太監得了吩咐,對韓斯年也是客客氣氣地:「韓將軍,聖上除了這道聖旨還有幾句話想要吩咐您。此次顧大人前去北元一事已成定居,再不能改。只是北元實在兇險,還望韓大人務必小心,千萬護著顧大人一些,莫要讓他找的那些歹人的道。」
韓斯年心裡五味雜陳,他以為那個狗皇帝這輩子不會再跟他低頭的。
沒想到……
突然又被封了將軍讓他很是不痛快,本想把這道聖旨甩到對方臉上,又擔心沒了這道聖旨他沒有名義陪在顧準的身邊。千言萬語,最後只能匯成一道冷哼:「他若真心疼,也不會真讓顧準去。」
小太監只當做沒聽見,眼觀鼻鼻觀心。
韓斯年也不會跟這些經不住事兒的小太監計較,他隨意地將聖旨揣進兜裡,冷著臉道:「回去告訴他,有沒有這道聖旨我都會跟著顧準,叫他少操點心。」
有他在,還輪不到這個狗皇帝操心。
小太監連連應下,見他沒吩咐了趕緊離開。
臨走的時候還在那兒發愁,不知道這話該怎麼回稟。
怎麼聽都有些大逆不道啊。
顧準也是回去之後才得了這麼個訊息,韃靼人準備五日後啟程,他原本還在想著該怎麼帶他們家韓將軍一道過去,結果還沒琢磨多久,這事兒便這麼解決了,且他們家韓將軍還官復原職了。
這趟北元去的,真是值了!
第168章 北上 啟程去北元
既定好了要出門, 顧準這些日子便跟翰林院請了兩日的假,準備收拾行囊。
他師父那邊顧準也一封書信送了過去,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 免得叫他掛念。至於顧長安跟顧長樂兩個小的, 在府裡呆著也沒有什麼好憂心的, 畢竟還有一個陳姑姑。
這兩個小孩如今格外聽她話。
再不濟, 還有李家老夫人跟秦王妃幫忙看著, 無須顧準操心。
他自個兒對去北元這件事並不牴觸,相反的,顧準還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若一直待在京城的話, 所能見識的也不過這一方天地。
他倒是淡然了,卻叫旁人替他擔驚受怕的。
最擔心的要屬皇上了。
顧準這回是因為他們父子倆的緣故才遭了大難,皇上本就心疼他。哪怕他已經給韓斯年官復原職了,可皇上還是擔心,生怕到了上都會出事兒。
加上太后也時不時的在他耳邊唸叨,念得皇上心煩意亂的。
皇上聽了兩次之後便不願意再聽了, 無奈太后還是一個勁兒地說。
她其實也想試探一下皇上的意思。
太后不是個喜歡自尋煩惱的老人家, 顧準再好生的再優秀同她也沒有什麼關係,畢竟不是他們皇家的人。可是前兩日,太后見自個兒孫女魂不守舍的,叫宮人留意了一下,方才知道孫女乃是因為顧準的事情擔憂不已。
多稀罕的事兒,平常一門心思只撲在醫書上面的人,卻突然對一個男子如此關切。太后免不了要多想,只怕女兒家臉皮薄, 她也不能這麼大剌剌地說出來,只能迂迴打探。
太后想從皇上這兒打聽打聽,那個阿剌海公主到是不是真打算把顧準扣在北元。
皇上聞言無奈極了:「我又不是她,我怎麼知道那小丫頭怎麼想的?」
「那他們若真把顧準扣在那兒,咱們還不救了?」
皇上甩了甩袖子,聽得心煩意亂。
他這兩天可不就擔心這件事情麼,如今太后還偏又過來問他,是以回話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耐心了:「沒影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