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都無所謂,畢竟大梁跟北元皇室做生意本就是大事,繁瑣些謹慎些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讓顧準隨行。
皇上聽到烏恩提到顧準的時候,還以為他們賊心不死呢。
他都說了這事兒沒戲!
烏恩也是愁眉苦臉的樣子:「陛下您放心,只是讓顧狀元跟著去一趟,只去一趟便讓他回來。咱們大汗聽聞大梁出了一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又聽聞他畫技超群,能將真人入畫,便想請這位狀元郎去上都給大汗跟王后做一幅畫。」
皇上氣的鬍子都翹起來了。
他都還沒來得及讓顧準替他畫畫呢,結果對什麼不知所謂的大汗竟然想要捷足先登?哪有那麼好的事兒?他懷疑這個烏恩就是一派胡言,實則想把顧準騙過去當他們的駙馬。
然而烏恩卻拿出了大汗的手書。
上面寫得清清楚楚,確實只是為了求一幅畫。
烏恩將國書呈上去之後,還推心置腹地來了一句:「想必陛下也知道我們的公主素來受寵,此次請顧狀元前去,一則是為了作畫,二則也是為了叫公主安心回北元。若是顧狀元留在京城小公主只怕不會回去的。大汗也是一片慈父心腸,還望陛下能夠體諒一二。」
皇上能體諒個屁。
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出爾反爾,到時候直接把他的狀元郎扣在大都裡面生米煮成熟飯呢?
「此事休要再提了,朕不同意。」
皇上直接拒絕,可有些事還真不是他一句拒絕就能夠打發的。大梁不怕北元,北元同樣不怵大梁,哪怕他們之前被趕回了北方,可那也是因為內憂外患加在一塊兒才戰敗了,如今回了草原,休養生息了這麼久,兵力大增,對上大梁也終於有了些底氣了。
尤其是這位阿剌海公主,她從前也不是那般驕縱的人,但是這次見到了顧準之後,卻真的動了心思想要留下了,只要顧準不走,她也是絕不走的。
一來二去,韃靼使臣回程的日子便一拖再拖。
漸漸的,在沈元灝的推波助瀾下,朝中也有了些反對的聲音了。
甚至還有人被授意去皇上跟前遊說,想要勸說皇上將顧準派出去。
不過就是去一趟,又不是什麼龍潭虎穴,早點將這些韃靼人送走比什麼都強。趕緊送走他們,才能早些做生意,才能早些掙錢。
起初還只是一個兩個這麼說,後來人數多了,就連皇上也覺得不對了。
他懷疑這些人是故意算計顧準。
皇上特意召開顧準,問他:「你可曾與人交惡過?」
顧準一時無言。
他該怎麼說呢?難道還要說交過最大的惡便是您的二皇子麼?
第166章 請旨 顧準:我願意去北元
這話別人能說, 顧準不能說。
沈元景不知從哪裡聽說了這件事,回頭也去找了他父皇,他跟他父王的關係如今已經好太多了, 沈元景本來不屑於說人是非的, 只是沈元灝故意找顧準的茬, 其中恐怕都是因為他。
顧準身後站著的人太多了些。雖出身貧寒, 卻先後跟李家、秦王府、程家、馮家有所交集, 且諸位大人包括他父皇對顧準都多有偏愛。這些人脈,可一直都是他那個皇弟覬覦的。
顧準不好說,那就由沈元景自己說。
只是這話不能明著說, 倘若明著說父皇指不定還以為他在故意挑撥父子關係,沈元景只能暗示:
「兒臣也以為此事有些離奇, 像是有人刻意對付允之一般。這些人都來遊說,說不定是受一人所託,父皇若是實在好奇的話不妨叫人查一查,看看這些人平日裡頭都有哪些人有來往。」
沈元景只說了這麼一句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