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鬧不愛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節,重生之出人頭地,鬧鬧不愛鬧,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榮芳認真的翻找了一會,把其中一頁攤開說道:“找到了,鳥咀口這次填海造地,是面向全港公開,不向往次,都是英國人自己在香港會或者馬會包廂裡直接決定,也就是說,華人也有機會參與進來。”
“哇,報紙上的話你都信,報紙上仲說香港在英國治下,人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結果還不是幾十上百萬的人縮在木屋區,連搵塊瓦片遮頭,飲杯淨水都做不到?英國人蠢呀,填海造地這種賺錢生意都會讓中國人參與?一定是隨口說來聽聽,好讓西方國家覺得香港在他們的統治下簡直是人間樂土,地上天堂。”潘國洋聽到盧榮芳的話,翻了下眼睛:“芳姑娘,你以前不是很少信報紙上的話咩?”
盧榮芳難得不嬉皮笑臉,認真的語氣向自己的死黨發問:“你眼中的宋天耀是乜鬼樣子?”
能與盧榮芳成為死黨,潘國洋並不是真正廢柴紈絝,他在香港政府部門工作,能在香港殖民政府謀一份清閒工作的,除了家中有錢有人脈打通關節,最主要也要真的有實打實的能力,潘國洋之前曾在悉尼大學拿到過行政與政治雙學位。
“乜鬼樣?”潘國洋回憶了一下自己見到,聽到的宋天耀,對盧榮芳說道:“宋天耀就好像是……就好像是條永遠不知飢飽,又狠又兇又蠢的野狗,這個形容有些粗俗,可是我覺得很貼切,他都已經很富有,可是卻仍然貪婪至極,他面前有頭大象,他不去想避開大象,而是想著把大象吃進肚子,至於會不會撐破他的肚皮,對他而言不重要,吃到嘴裡最重要,為此哪怕賭上命都在所不惜,這不是蠢咩,錢不是一次就賺完的,命卻只有一次,老天不會次次幫他……不過他什麼鳥樣,與我們有什麼關係,你也只是跑過去跟風賺些小錢而已。”
“我覺得你只講對了一部分。”盧榮芳撓撓略有些癢的鼻樑,把記事本翻開:“我覺得他是個徹頭徹尾把商場當作賭場的賭徒,而且賭性極大,一路走來幾乎每次都賭生死,不給對手活路,也不給自己活路,他最終目的不是想要利用林家的股票賺一筆,他是想要林家的地皮,林家有一座鵝頭山,他如果拿到手,就可以與英國人合作填海造地,一座山能提供填海需要的多少土石?英國人之所以這次允許華人參與填海造地,說到底是對香港前景不看好,擔心中國在朝鮮戰爭結束後武力收復香港,所以英國那些大洋行用填海工程來吸引華人接盤,華人出資做工程,英國人則能賣出工程套取鈔票,這樣隨時能在中國武力收復香港時提前跑路回英國。而宋天耀賭的就是中國打不贏朝鮮戰爭,或者說,賭的是中國哪怕打贏朝鮮戰爭,也不會派兵武力收復香港這塊殖民地,他準備與英國人合作,填海造地順便夷平鵝頭山!”
“賭輸了,他這種人同英國人眉來眼去,說不定到時會被中國當成漢奸打靶。”潘國洋聽完盧榮芳的分析,嘖嘖出聲:“你是說報紙上,林家與那個和安樂走私橡膠樹種的訊息,是林家站到了中國一邊,而宋天耀為了奪林家的產業,投靠了英國人?如果真的是,那就真的是賭命,到時候收復香港,他的下場一定是同英國鬼佬逃去海外。”
盧榮芳面容平靜,可是說出的話卻不知不覺帶上了些激動:“可是如果他賭贏了呢?中國真的沒有武力收復香港的話,宋天耀可以有一座山的砂石料,去參與之前一向英國人獨攬的填海工程,他把一座山倒進海中,最少能拿到近半的新填地,而鵝頭山如果被夷平,又能平整出多少土地,那不是一條街兩條街,鵝頭山如果夷平,也有四五個街區大小,到時他手裡的地皮,不止是華人地王這個稱號,恐怕除了那幾家英國大公司之外,大部分在香港的英國地產公司也都要甘拜下風。林家早在林希振生前就想開發鵝頭山,可是想要夷平鵝頭山的花費過於高昂,所以才不了了之,可是填海就不同,如果宋天耀拿到工程,日夜用卡車輪番裝運山石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