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鬧不愛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節,重生之出人頭地,鬧鬧不愛鬧,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文廷這次帶了和安樂一半的堂口大佬,外加二十多個安樂堂的精銳紅棍來到馬來亞沙撈越的新福州,一是來看看鄭志忠是不是在馬來亞真的有黃砒工廠,雙方坐下談談生意,二則是來大馬避避風頭,免得香港林家那幾兄弟內鬥,無辜波及到自己。
去古晉的港口接他們下船的鄭志忠非常熱情,先陪著一行人在沙撈越的首府古晉休息遊玩了兩日之後,這才趕來他位於新福州的橡膠園,鄭志忠表現的出手闊綽,為人仗義,爽朗大方,唯一讓蘇文廷好奇的是,鄭志忠到了新福州之後,居然是讓他們搭人力車來橡膠園,這傢伙連幾輛汽車都拿不出手?
“鄭老大,幾百畝的橡膠園,這麼大生意,居然也要坐人力車?我一把年紀,腰都坐的痛了。”這種話蘇文廷當然不會問,身邊一個頭腦發達的叔伯此時已經裝作閒聊一般,把疑惑問了出來。
鄭志忠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哈哈笑了起來,嘴裡連聲抱歉:“是我疏忽,是我疏忽,蘇先生,各位大佬,不要怪我安排的這些人力車寒酸,如果想要用汽車接送,一句話而已,這些車伕都是馬來人,中國人眼中的番鬼,我是想讓各位體驗一下有番鬼幫忙拉車的感覺,畢竟在香港,不可能有鬼佬幫中國人拉黃包車,是我疏忽,各位多多包涵,蔡先生的腰不舒服?等見完了工廠,我帶你去新福州市區,找個師傅幫你推拿。”
蘇文廷掃了一下這些車伕,果然全都是馬來人,隨即笑著朝自己的手下瞥了一眼:“在香港,你坐過鬼佬的黃包車?鄭先生有心了。”
“蘇先生,各位,同我進去看看工廠,如今正在生產,各位見過了工廠,也就對我的誠意應該放心了。”鄭志忠夾著公文包,走在前面帶路。
一行人散步一樣穿行在橡膠園內,聽著鄭志忠對他們介紹橡膠園的規模和生意,一路上的割膠工人,貨車司機,幾乎全都是馬來人,整個橡膠園倒像只有鄭志忠一箇中國人一般。
“鄭先生,怎麼你的橡膠園,請的都是番鬼做工?不是說中國人在大馬,都喜歡關照同鄉?”蘇文廷不急不慢的問了一句。
鄭志忠扭回頭,朝蘇文廷苦笑著說道:“關照同鄉?我不是不關照,也關照過,可是關照個三五年,那些同鄉一個個就攢夠本錢開始自立門戶,搶我的生意了,其實中國人都一樣,我當初也是在同鄉的橡膠園裡做事,賺些錢之後就想著自己出來做,這種事也算不上錯,可是流動性太快,人手出現空缺耽誤生意,所以還是番鬼好些,番鬼雖然腦子蠢,人又懶,但是沒有太多心思,做的長遠,所以現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橡膠園都同我的橡膠園差不多,全都僱傭番鬼做工,越來越少用同鄉做事。”
“穿過前面的膠林就是工廠。”
聽到工廠馬上要到了,和安樂一行人馬上把其他事拋開,這次來大馬,目的主要就是想見識下這個鄭志忠的黃砒工廠,以後大家合作,把這裡生產出來的黃砒賣到香港去發財?
穿過膠林,一處小小的廠房出現在眾人眼前,還沒等靠近,就聞到了刺鼻的味道,蘇文廷和幾個年紀大的大佬都取出手帕捂住口鼻,紛紛看向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叫尖頭郎的堂口大佬。
尖頭郎之前與十四號陳仲英負責打理黃砒工廠的嫡傳弟子是黃紙兄弟,多次去過黃砒工廠,雖然不懂提煉技術,但是已經算是和安樂如今最瞭解黃砒提煉的人,此時看到蘇文廷和其他人都看向自己,他輕輕的點了下頭,示意這種刺鼻味道與當初十四號的黃砒工廠生產時發出的味道一樣。
之前進入橡膠園時,沒有人把守,不過此時這處工廠卻戒備森嚴,而且之前橡膠園裡沒有看到的中國人,似乎此時全都集中在這個工廠附近,二十多個華人青年,手裡或是握著老式步槍,或是提著鋒利的巴冷刀,在這處小小的工廠外遊走巡視,一些馬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