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鬧不愛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重生之出人頭地,鬧鬧不愛鬧,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街鍾,就是唱歌跳舞之後,能花錢把舞女帶出夜總會。
可以說,香港的夜總會,在1935年到1945年,整整十年時間,廣州酒家在香港風月界一枝獨秀,氣吞山河,直到1945年,百樂門夜總會開業。
百樂門夜總會,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英國鬼佬開設的,和廣州酒家老派傳統的裝修風格不同,百樂門取當年上海灘“百樂門”之名,引入現代西方風格,無論建築還是員工,都是英倫作派。這種風格頓時吸引了香港的所有英國高官,也讓在香港經商的英國商人找到了符合他們口味的娛樂聖地,上至香港殖民港督,下至普通英國商人,只要是英國人,他們幾乎所有消遣應酬地點都會安排在百樂門,這吸引了很多想要對鬼佬高官行賄,與英國商人談生意的華人富豪前來百樂門捧場,所以,不過半年時間,百樂門就奪下廣州酒家的風月鰲頭之名,取而代之,奈何好景不長。
1946年,上海籍的香港聞人,青幫大佬,被稱為“香港杜月笙”的李裁法,在北角七姊妹海灣邊上開了麗池花園夜總會,如果說英國人開的百樂門,只是取了上海灘百樂門的名頭,那麼可以說,李裁法的麗池花園夜總會,則是把上海灘的奢華全都搬來了香港。
麗池花園這個名字聽起來不如百樂門大氣,但是卻包含了游泳池,高爾夫球場,夜總會,餐廳,棋牌館等等娛樂場所,整個夜總會如同一處奢華度假村,甫一開業,就登上了當月的美國生活雜誌,被該雜誌稱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娛樂場所,老闆李裁法也被雜誌稱為“香港夜總會皇帝”。
而且李裁法更是憑藉青幫的關係,策劃了全港開埠以來第一次舞女大罷工,大罷工物件就是“百樂門”夜總會,當晚,全港舞女罷工,所有舞廳夜總會一律停業,舞女們聯合起來,控訴百樂門夜總會將扣稅分攤在她們身上,剋扣她們的工錢。
百樂門夜總會明知道是李裁法背後策劃,但是卻無可奈何,因為無論輿論也好,還是勞工法也好,都對百樂門夜總會不利,而且夜總會里的媽媽桑,大阿姐,經理幾乎都有字頭背景,而無論哪一個字頭,都會給青幫元老李裁法的面子,這次罷工中,百樂門的四大媽媽桑有三個轉投麗池花園,雖然最後百樂門夜總會對舞女做出讓步,提高舞女薪水,和平解決這件事,但是卻讓麗池花園在舞女之中收穫了好名聲,因為在策劃發動罷工之前,麗池花園就已經提高了夜總會舞女的薪水,遠超全港舞女平均收入。
如果說49年以前,是香港三大夜總會,那麼到49年之後,香港風月場就只剩下李裁法的麗池一片江山,49年國民黨戰敗,杜月笙來港,同期隨杜月笙來港的還有無數上海富豪,可以說上海80的富商巨賈雲集香江,而李裁法也看準時機,安排人包船去上海,請來了一眾上海灘服務業知名人物,全部高薪聘請進麗池花園,一舉將麗池花園打造成了高階消費場所,徹底拉開了與其他兩家的距離。
吃飯,麗池花園有專程從上海知名飯莊請來的名廚。
穿衣,麗池花園有上海灘知名,曾經為花國總統裁製衣服的裁縫師傅。
理髮,麗池花園有曾在上海灘為三個大帥剃過頭的理髮師傅。
而上海灘的這些富豪也讓一眾香港土鱉外加殖民地鬼佬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富貴,當年報紙曾記載,杜月笙來港當月,福特車行一月賣出汽車105輛,比之前一年賣出去的數量還多出一倍。
當汽車對香港人而言還是有錢人的專屬時,上海富豪家的下人出門買菜,都能讓司機開一輛福特49汽車幫忙送去菜市場。
可憐當時香港很多政府高官的座駕也才只是福特49,等於他們和上海富豪家的下人沒啥區別。
而這些上海富豪晚上消遣娛樂的場所,就是李裁法的麗池花園,憑藉著在香港的人脈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