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鬧不愛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節,重生之出人頭地,鬧鬧不愛鬧,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去外國洋服店量身定製,真正有錢的華人,則會每年四季出差旅費,從上海請來理髮師和上海裁縫,量體裁衣。那時候,香港一間掛著上海二字的理髮室,理髮師傅能從早忙到晚,一日連同小費打賞賺到三百塊港幣,比很多人的月薪還要高。
五十年代的香港,十年間工廠數量從1478間增加到8809間,工人從八萬人增加到三十七萬人,無數大亨從其中發跡而起,金融,紡織,航運,娛樂,報業,玩具,假髮,服裝,而後稱為各行業執牛耳者。
五十年代的香港,毗鄰九反之地澳門,一班國民黨潰兵形成的悍匪縱橫兩地海域,劫掠商船,船快人兇,槍炮齊備,在當時被稱為“大天二”。
五十年代的香港,時人重義氣,守承諾,初來香港舉目無親,只須在茶樓裡憑一口鄉音求助,就能有同鄉茶客起身相幫,無論求學,找工作,尋住處,問親人,必然一一處理妥當。
五十年代的香港,有一千七百輛黃包車行駛在馬路上,與叮叮噹噹的香港電車和新興的汽車巴士爭搶生意,當時電車車費每人六分,六分在當時物價,可以吃一碗豬血粥和兩根油條,為了對抗新興交通工具,黃包車曾興起五分錢走港九的活動,用雙腳對抗汽車,最終逼的港府停發黃包車牌照,限制黃包車行駛路線。
五十年代的香港,年輕男人要麼去考警校,要麼就入字頭,或者兩者皆有,只有被兩者都拒絕的,才會去工廠做工,踏踏實實在工廠做工,被認為是沒出息的表現,那時候,父母寧可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做小老婆,也不願把女兒嫁給窮小子,那還是一個允許一夫多妻的年代。
五十年代的香港,走在街頭,總能遇到被稱為“姣婆”的嬌豔女子,或是一身靚麗旗袍搭配著玻璃絲襪和顏色鮮豔的高跟皮鞋,或是一身自制碎花收腰窄袖小襖,下配褲管如裙的唐裝,赤著一雙玉足,踩著高跟描金紅漆木屐,風情萬種的與你擦肩而過,也許還會在你鼻尖留下淡淡的“廣生行”花露水味道,那份紅塵嬌豔,如同香味一樣,在你心中縈繞。
五十年代的香港,無數富豪,大亨仍未發跡,無數美女,才人還未遲暮。
五十年代的香港,黑白勾結,秩序混亂,還沒有人去制定黑與白之間的規則。
五十年代的香港,有一個叫宋天耀的男人穿越了。
而這個故事,就從他1951年,十八歲投考香港皇家警察學校被拒開始
第2章 投考被拒
第2章投考被拒
宋天耀叼著一支好彩香菸,站在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的報道室門外,雖然剛剛五月初,但是白天的天氣已經差不多有三十度,再加上身處排隊面試的人群之中,更是讓人感覺悶熱煩躁,時間不長,宋天耀身上穿的這套汗衫長褲就已經被汗水打透,黏黏的貼在身上。
此時的宋天耀雖然這具身體剛滿十八週歲,但是實際上內心卻是個三十五歲的中年人,不知道為什麼,2015年被槍決的某實業公司老闆宋天耀,穿越到了1951年的香港,與自己同名的這個青年身上。
上一世的宋天耀大富大貴,這一世的宋天耀,卻生在寮屋人家,一家四口擠在不足二十平的木屋裡艱辛度日,父親宋春良是個鞋匠,靠每天在街頭擺攤修鞋為業,母親趙美珍在一家茶樓做雜工,宋天耀還有個十五歲的妹妹宋雯雯,在女子茶樓裡賣茶點。
宋天耀一家和香港四十多萬戶貧民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最底層。
不過最近這個家庭看到了一絲曙光,那就是宋天耀已經年滿十八週歲,能報考警察訓練學校,等五個月畢業之後,就能成為一名軍裝警員。
在1951年,一名剛入職的軍裝警員月薪一百二十塊港幣,加上灰色收入,每月拿到手的錢能達到三百港幣,對宋家這種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