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節,點龍筆,青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雨之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客棧中走出一晃而過,那人一身講究的錦衣袍,腰間掛著一隻紫毫,腰桿挺直,身形高大……
分明像是他那個此時應該龜縮在祠堂裡念心經的兄弟張子蕭。
“咦?”
張子堯微微瞪大眼,片刻之後,他狠狠地揉了揉眼,再定眼一瞧,客棧前面哪裡還有什麼人,只有一群老少婦孺擠擠攘攘地站在屋簷下躲雨——
張子堯長長鬆了口氣,心中暗道晦氣,總覺得是自己夜長夢多,這會居然出現了幻覺。
也是。
張子蕭怎麼可能跑到這地方來?
……
就像是樓痕說的一樣,這會兒大概真的是因為提前做好了防澇準備,城內街道積水不像是上次那樣嚴重,車馬尚可通行,人披著蓑衣也是行動自由……雖然街上寥寥數人,街道兩旁建築地震破損之後又泡在水裡慘不忍睹,但是總體情況並不如想象中那樣蕭條——
尤其是朝廷搭建起來的那些臨時棚子,這會兒大約是早膳時間,大多數棚子都滿滿的排著人,人們伸著腦袋等隊伍最前端計程車兵一個個發粥發糧,臉上雖有不耐,卻也尚可接受的模樣。
張子堯撇開方才片刻幻視帶來的煩躁,努力將此情此景記在心中,琢磨著一會兒要放進畫裡。
馬車進了城沒一會兒就停了下來。
車門被人從外面開啟,外頭的侍衛舉著把傘畢恭畢敬地候著了,而三步開外的地方便是一個早就搭建好的長長的棚子——棚子裡沒有人在發粥,也沒有擁擠的難民,只是放了幾張拼湊在一起的桌子,一群官兵在眼巴巴地等待著……棚子就搭建在路中間,正面對著爛磚破瓦的街道以及幾個臨時粥棚,在這到處溼漉漉的地方,難得找到這麼一片還算乾爽的地方。
見了樓痕跳下馬車,那些等候已久的人紛紛站了起來,一名士兵打扮的人手中抱著個木箱湊了上來,當樓痕走進,士兵開啟木箱給樓痕看了一眼,後者瞥了一眼木箱裡的東西,只是點點頭淡淡問了句:“都收齊了?”
“回王爺的話,都齊了。”
“一封不少?”
“一封不少,除卻其中一位叫李四的——”
那名士兵湊到了樓痕身邊低語,樓痕微微蹙眉後,又迅速鬆開,點了點頭。
張子堯跟著伸長脖子看了眼,發現那木箱子裡全是一封封糊好的信件,大約是之前說過要連同災後圖一塊兒遞給邊關將士的家書……看到此景,張子堯終於開始有些緊張,繃著臉看著樓痕吩咐那些人將準備好的長畫卷在棚子下那幾張長桌子展開——
那畫卷的長度看得張子堯一陣暈眩。
只覺得今兒個不搞出個“清明上河圖”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來畫畫的。
待樓痕吩咐人拿過彩墨,張子堯更是想要咆哮:清明上河圖就算了,還他孃的要上色!
加錢!
必須加錢!
內心咆哮著,黑髮少年表面上卻是老老實實,一副“王爺準備得真周到”的虛偽嘴臉在士兵的引導下緩步挪至畫紙更前,在畫紙跟前站定了,掃了眼正對面街道那些殘破得分外個性的建築和建築裡三三兩兩站著好奇往自己這邊看的高矮胖瘦各不同的吃瓜群眾——
不用多看幾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