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頁,御龍,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朱耀廷接過了朱校桓的大旗,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鎮壓田義會叛亂。

在離開京城的路上,因為趕路趕得急,宮人們沒有伺候好,朱校桓的御輦落水了。

朱校桓因此染上了風寒,時值寒冬,朱校桓的年紀又大了,一點點毛病都有可能發展到不可控制。

幾副湯藥下去後不見好,年邁的朱校桓就這樣一病不起。待御駕行至徐州一帶時,朱校桓竟撒手歸西了。

彼時朱耀廷正帶兵在徐州作戰,朱校桓駕崩,朱耀廷靠手中現成的軍隊果斷控制了皇庭,壓下朱校桓的死訊,秘不發喪。

這天夜裡,朱校桓正在與僚屬商討作戰的時候,守備從帳外拉進來了一個人。

守備告訴朱耀廷,說他們抓到一個探子,想殺,但探子說他是來送信的,還給了一樣信物。

朱耀廷招招手叫守備把信物帶過來,走近了一看,是一塊西城兵馬司的腰牌,上刻一個大大的「仇」字。

朱耀廷大驚,叫守備把探子趕快帶進來。

探子被帶進大帳後,給朱耀廷遞上來一封信。他告訴朱耀廷,自己只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兵,任務只是送這一封信,管帶給他的任務就是人在信在,人亡信毀。

他要朱耀廷只接過這封信就好,別問他事,問了也是不知道。這幾天兄弟們被人帶過來又過帶去,與不同的人打仗,他已經分不清楚究竟誰是誰了。

朱耀廷收到的信是用血寫在牛皮上的,朱耀廷看得出來,這是仇輝的親筆手書。

仇輝沒有與朱耀廷解釋任何問題,他只告訴朱耀廷,陰山終年積雪,是中原大地的天然屏障,這也是關西趙氏曾經靠一己之力就能抵禦一國的最關鍵助力。

北方韃靼想要攻破關西三鎮很難,更何況現在還是冬季,於韃靼而言,無論軍隊調集還是物資運輸,因為陰山的存在,都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才想出這招釜底抽薪的伎倆,指望用田義會,攪動起中原內亂,讓朝廷自亂了陣腳,最好皇室發生大亂鬥,這樣關西三鎮就可以不攻自破了。

仇輝告訴朱耀廷,想要破這樣的局,其實很簡單。不要再理會關西,那裡打過幾十上百年的仗,自有一套對付韃靼的方法。朝廷得保持自己不自相殘殺,集中精力控制住田義會,不讓他們四處引亂,把戰場儘量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就夠了。

田義會孤軍深入,沒有後繼,十日尚力強,二十日、三十日後呢?

韃靼靠的就是速度,閃電般的速度是他們克敵致勝的法寶。所以我們就得要把戰線給他們拉長,穩住陣腳,打持久戰。不需要我們的軍隊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沒有了軍力和物資補給的田義會,就是一盤散沙,一群烏合之眾,一擊即潰!

看到這裡,朱耀廷撫掌大笑。仇輝的話,真真說到了他的心坎裡,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摸索,朱耀廷也試圖調整自己的作戰思路,持久戰,拖死田義會和韃靼人,是朱耀廷最近總結出來的初步方針。

如今再看仇輝的這一封信,朱耀廷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就更加有信心了!

在信的最後,仇輝拜託朱耀廷照顧好他的妻子朱弦,並告訴朱耀廷,非常感謝這幾年來三殿下對自己的賞識,並非常抱歉自己不能在殿下最需要的時候站在他身邊。

看罷這封信,朱耀廷掩面沉思良久。

半晌,他把杜青松叫了過來,給他看這一封信,問杜青松有什麼想法。

杜青松拿著信,默不作聲地看完,憋出來一句:

「仇兄弟說得對。」

朱耀廷噗嗤一聲笑,「就這?還有呢?」

杜青松又憋住了,支吾了半天,終於,杜青松才一臉謹慎地彎下腰問朱耀廷:

「不知三殿下是否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千璣圖

青橘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