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頁,御龍,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為致命的是,田義會甚至滲透進了朝廷,大到有品級的朝官,小到軍中士卒,有不小數目的人都受到了田義會的影響,有一部分甚至明裡暗裡直接加入了這個幫派。
而就在此時,北方韃靼王揮師南下,宣城告急。
一北一南同時發難,一夜之間,中原王朝局勢鬥轉急下,朱家朝廷在成功建立一百年後,再一次迎來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第110章 城破 亂軍之中,只取上將首級。……
每每外敵入侵, 邊防軍隊自然首當其衝。朱校桓的邊防軍畢竟在河西趙家的帶領下與韃靼戰鬥過逾百年,百年的戰鬥歷史可是用無數人鮮血和汗水譜寫出來的。
所以儘管宣城外的韃靼兵來勢洶洶,但是對打慣仗的邊防軍來說, 這些衝擊都暫時尚能應付。
可是一夜之間爆發於京畿地區的如此大規模的□□, 卻讓朱校桓難以招架。
一來,□□來得太快, 一夜之間有如破土的幽靈,突然就出現在京畿地區的多個城市和軍鎮,規模之大, 範圍之廣, 哪怕朱校桓提前做好了佈置,依然被亂軍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二來亂軍人群過於隱蔽,讓朝廷的軍官們更難判斷對手的人數和位置。隱藏於群眾中的暴徒,比明火執仗攻城掠池的韃靼兵, 更讓朝廷的軍隊頭痛。
再加上朝廷的軍隊也被田義會滲透了,從士兵到帶隊的兵長,都有可能與田義會的起義軍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絡,這讓朝廷軍隊的戰鬥力被大大削弱了不少。
誰也不知道每一次軍隊行動、遷移的時候, 究竟在糧草、火藥還是訊息傳遞等問題上,早就被田義會給蝕穿了一個或多個的漏洞, 也不知道這些一個或多個的漏洞,會給接下來軍隊的行動帶來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就這樣, 田義會以非常快的速度攻破了京畿地區多個重鎮和要地。勢如破竹,並一路向京城圍攏。
與韃靼的搶佔地盤不同, 田義會並不以佔領一個城鎮或多個城鎮為目標。他們打一仗就換一個地方,對已經到手的城市和村鎮根本不留戀。
伴隨田義會攻佔的陣地越來越向京師靠攏,朱校桓發現了一個更加讓人不安的事實:
很明顯, 田義會這種只攻城不守城的行為是在試圖與北方韃靼人的行動相呼應:
韃靼負責正面攻城佔地盤,田義會□□的目的則只有一個,那就是——
斬首。
如果說韃靼人正開動他們的戰車開始向中原無情碾壓,而田義會則是韃靼人射向中原腹地的那支箭。亂軍之中,只取上將首級。
朱校桓的命,便是田義會此番行動的終極目標。
田義會的亂軍已近在咫尺,且合圍速度驚人,想要從其他地方重新組織大軍攔截或圍堵,都不現實。
唯一能減緩田義會的進攻速度,給馳援京師的援軍更多時間的方法,便只有朱校桓自己奮起反抗了。
於是,被逼上絕路的朱校桓開始在皇城裡尋找最合適帶兵上陣的猛將,以拖延田義會進攻的步伐。
很容易地,朱校桓就想到了曾經的西路軍猛將,自己的二哥,祁王爺朱校堂。
年近六旬的朱校堂被迫重新披上戰袍,接過朱校桓手中誠意滿滿的斧鉞,挎上大刀,躍上戰馬,再度率兵出城,迎戰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的田義會亂軍。
朱校堂年紀大了,再獨自上戰場實在不合適,為了可以多一個人照顧他,八世子朱耀祺便跟著朱校堂一起出城作戰。
朱耀祺只有十九歲,尚未加冠。眼看家中最老的王爺和最小的兒子都得一起出城替皇帝賣命,祁王妃真真是心如刀絞。
哪怕皇帝自己就有五個成年的兒子,也得要首先把祁王府的兒子消耗了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